通过研究人体各组成成分的结构比例,可以综合反映和了解身体的健康水平和营养状况,为体重控制、肌肉训练、营养平衡和诊断疾病等提供依据
一、人体成分测量可以评价体型形态、生理机能变化二、身体姿势检查可以减少发生各种疾病、损伤的概率WWE-巨石强森
文章包括:人体成分测量的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身体姿势姿检查主要针对站姿下的脊柱、胸廓、腿、足的形状。人体成分测量
一、身体质量指数
(bodymassindex,BMI)1计算方法:
实际体重(kg)/身高2(㎡)
2理想成人的标准体重:BMI为22
计算方法为:身高2·22。
成人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
3儿童的标准体重:
BMI正常值:15-18
BMI轻度肥胖:19-22
BMI重度肥胖:24以上
图片截取于文章
二、体脂率
体脂率(计算方法:体脂重量/体重)反应了人体内脂肪的含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能量储备物质,其含量及分布与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与肥胖症、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有关。
图片截取于文章
(1)测量方法1--水下称重法
是测量身体成分的最经典方法,通过对身体密度的测量间接推算体脂率和瘦体重的一种方法。具有合理精确的特点,但需要特殊设备、测量方法复杂,不利于实际应用。
原理:人体脂肪的密度大约为0.9,非脂肪成分为1.10。根据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在物体进去水中时具有浮力,当人体全部或部分沉浸于水中,浮力就等于这些肢体排开水的重量。只要测得浮力的大小就可以算出人体的体积,然后根据体重得出人体密度,最终推算体脂百分比含量。
计算过程:
?体脂百分比的计算:
Brozek公式:体脂%=(4./身体密度-4.)·%
Siri公式:体脂%=(4./身体密度-4.50)·%
1身体密度测量时穿泳衣。
图片截取于文章
2残气量也称余气量(RV),是最大呼气末肺中残留的气量,常用的测定肺活量(VC)数值推算,计算方法为:
成年男子:RV=0.24·VC
成年女子:RV=0.28·VC
3水的密度:
不同温度下水密度数值
(2)测量方法2--皮质厚度测量法
属于形态测量法,所需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均简便,便于在大众健康评价中的广泛应用。
脂肪测量卡尺
皮脂厚度计
受试者放松站立,测量者用拇指和食指将测量部位的裸露皮褶捏起,然后使用皮脂厚度测量仪钳住皮肤。将张开的皮脂计距离手指捏起部位1cm处钳入,待指针停止后,取至0.5单位获取读数。每个部位应重复测量两次,二者所测的数值误差不应超过5%
图片截取于文章
测定部位:1上臂部:
右臂肩峰至鹰嘴突连线之间的中点,即肱三头肌肌腹部位
图片截取于文章
2背部:
肩胛角下角1~2cm处,与脊柱呈45度角
图片截取于文章
3腹部:
右腹部脐旁2cm处
图片截取于文章
4胸部:
男子斜向将皮褶在腋前线和和和乳头之间1/2距离捏起,女子在腋前线和乳头之间1/3距离捏起
5大腿部:
在大腿前部髋和膝关节中点垂直捏起皮褶
人体密度(Dd)推算公式及体脂%的计算方法:
?日本长岭-铃木计算公式:
图片截取于文章
?美国推算Dd公式:
图片截取于文章
?我国陆瑞芳等人推算Dd公式:
图片截取于文章
?英国Donoghue体脂%计算法:
Donoghue教授认为,利用:肱二头肌部、肱三头肌部、肩胛下部、腹部四个部位的皮褶厚度总和,可以较准确的评价人体体脂%,并一直被广泛使用。
图片截取于文章
(3)测量方法3--生物电阻抗法(BAI)
BIA法是测量电流通过身体的脂肪和非脂肪组织的差别来计算身体成分。在测量成年总体脂率及总肌肉量上可靠性更强。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因此更易导电。BIA测量时要在腕部和踝部放置体表电极并使用无痛电流。这样就可以测到对电流的抵抗。
图片来源于网络--人体脂肪测量仪
可以测试的项目有:
总体脂率(percentbodyfat,PBF)
总肌肉量(totalbodymusclemass,TBMM)
推定骨量(estimatedbonemass,EBM)
右上肢脂肪率(percentrightupperlimbfat,PRULF)
左上肢脂肪率(percentleftupperlimbfat,PLULF)
右下肢脂肪率(percentrightlowerlimbfat,PRLLF)
左下肢脂肪率(percentleftlowerlimbfat,PLLLF)
躯干脂肪率(percenttrunkfat,PTF)
右上肢肌肉量(rightupperlimbmuseclemass,RULMM)
左上肢肌肉量(leftupperlimbmuseclemass,LULMM)
右下肢肌肉量(rightlowerlimbmusclemass,RLLMM)
左下肢肌肉量(leftlowerlimbmusclemass,LLLMM)
躯干肌肉量(trunkmusclemass,TMM)
(4)测量方法4--双能量X光吸收法(DEXA)
测量系统:
采用能发出连续光谱的调射线管作为放射源,利用两种不同能量(一种是40kev左右、一种是80kev左右)的调光子,在穿过人体骨骼后的衰减和吸收不一样的特征。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可以探测全身或某个部位骨密度、骨矿物的含量,软组织的含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利用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图像进行显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广,速度快,指标多,被看作身体成分的“黄金”标准测试。但由于基础数据受限、测量设备费用昂贵,不便于携带,所以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医院及固定实验室和测量场所。
身体姿势检查
体姿(又称体态)是人体各部位在空间的相对位置,良好的体姿可以使身体处于稳定状态,保证身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平衡与功能正常。
一、脊柱形状检查
脊柱前后位观察:
前后观察正常的脊柱形状,两侧颈至肩的外形轮廓、两肩胛下角、两侧腰凹在脊柱的两侧对称。各棘突间的连线无身体中心线大体在一条直线上。
检查方法:
1受试者站立,背靠脊柱弯曲测量计,测试人员站在其右侧,把测量计上滑动的小棍移动使之与受试者棘突尖相接触,然后用卡尺测量小棍移动的距离,判定各段弯曲程度。
2悬垂法,用一条绳子,至于枕骨粗隆处,另一端系重物沿棘突间下垂,后观察棘突间与身体中线一致性,用卡尺测量脊柱弯曲最高点到垂线间的距离。如棘突尖连线偏离身体中心线1~2cm为习惯性脊柱弯曲,2~3cm为固定性脊柱弯曲,棘突偏离3cm以上,伴有胸廓畸形的脊柱弯曲为严重的脊柱侧弯。
生理曲线:
人体直立时,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
生理曲线功能:
可以维持正常身体姿势、保护脊髓和内脏器官、保持运动时的平衡、缓冲震动,使得身体前后左右的伸肌和屈肌呈平衡用力状态,是人体维持站立和良好体姿的最省力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C型和S型侧弯
脊柱侧观察:
正常脊柱有四个正常生理弯曲,颈、腰弯向前,胸、骶弯曲向后。头正直,耳廓、肩峰、股骨大转子、外踝尖连线与身体中心基本成一直线。
检查方法:
受试者背靠墙面站立,测试者用手掌依次穿过受试者的颈弯、腰弯。能正常通过为正常背形,手掌穿不过去为直背形,半握拳以上穿过颈弯为驼背,半握拳以上穿过腰弯为鞍背。
1驼背:
也称圆背或脊柱后凸。表现为胸段过于后凸,头向前倾斜,耳垂离开肩峰垂线向前,腰弯小于2cm。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直背:
也称胸椎前凸或平背。表现为胸段过度前凸,胸后弯消失,两肩胛骨之间凹陷,双侧肩胛骨呈翼状,胸廓前后径变短,耳垂离开肩峰垂线向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3鞍背:
也称腰椎前凸。局部某椎体被破坏,椎体突然向后凸起,表现为腰段过度前凸,大于5cm以上,呈鞍状,头向后倾斜,耳垂离开肩峰垂线向后。
二、胸廓形状检查
胸廓形状取决于胸横径(胸宽)与胸前后径(胸厚)之比,使用测径规(骨盆测量仪)进行检查:
横径:
胸部中点或乳头间连线与胸廓两侧最外侧突出点间横向直线距离。
前后径:
胸部中点或乳头间连线与椎棘突间水平线间距离。
1正常胸:
横径与前后径之比为4:3
2扁平胸:
横径大,无前后径之比超过4:3,一般胸部平坦
图片来源于网络-扁平胸-正常胸
3桶状胸:
横径与前后径之比接近1,一般胸部丰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
4鸡胸:
一种胸部前凸的胸廓畸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漏斗胸:
前胸部呈凹陷状的胸廓畸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
6不对称胸:
两侧胸廓不对称,一般于脊柱侧弯有关
三、腿型检查
受试者自然站立,使用皮尺或钢尺,测试人员正面观察和测量受试者两膝和两足间的间隙距离。
正常腿型:
应是两膝盖和两脚踝能并拢或稍有间隙、双腿比较直
O型腿:
两足并拢时,双膝外张不能并拢,间隙距离超过1.5cm
X型腿:
两膝并拢,两足不能并拢,间隙距离超过1.5cm
XO型腿:
膝盖和脚踝可并拢,但是小腿处有较大的缝隙
正常--X型--O型--XO型
四、足形检查
扁平足:
足部肌肉韧带发育不完整,平时缺乏锻炼,过多的行走、站立或不正确的姿态,导致足弓下陷或消失而引起的足形改变。也有先天性扁平足。
评价方法:
在一瓷盘内放入浸透10%三氯化铁溶液的脱脂棉,令受试者赤脚踏在瓷盘内后,用力均匀的站在已浸透10%的亚铁氯化钾溶液后晾干的白纸上留下足印。
在足印上画三条线,第一线是从足跟内缘沿拇指内侧缘连成切线,第二条从足跟中心至第三脚趾中心点连成一线,此线是划分正常足与扁平足的标准线。第三条线是第一线和第二线之间的夹角平分线。
图片截取于文章
1正常足弓:
足内弓在第二线外侧者。
2轻度扁平:
足内弓越过第二线,但未越过第三线。
3中度扁平:
足内弓越过第三线,但未越过第一线。
4重度扁平:
足内弓越过第一线。
附加知识
肺活量(VC)的测试与标准:
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肺活量的大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大小、呼吸肌发达程度以及肺和胸壁的弹性等因素有关,而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肺活量可以评价人的呼吸系统机能。
男子肺活量评价标准
女子肺活量评价标准
1运动训练理论:
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传统力量与新兴力量的训练方法与原则
力量增长原理与方法
2“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谭思洁,刘洵.体适能评价与运动处方(M).人民体育出版社..
李珊.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成分的可行性(J).解剖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