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梦溪
这个21岁合作世界冠军的女教练,
专治你的健身懒病。
多伦多大学昨晚发生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一位年轻的学生,在BahenCentre教学楼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年内多伦多大学第二起学生自杀事件。沉痛之余,我不禁发问:当抑郁情绪难以控制时,除了求助心理医生,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有大量科研成果证实:运动在改善轻度至中度抑郁均有显著效果(Klenger,),且能预防未来心理疾病的发生(Charney).这篇推送作为一个过来人,为抑郁症患者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运动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楼走一圈,
也是今日目标达成
和抑郁为伴可能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使经过治疗,我们依然会觉得空虚、失去动力、感受不到任何情绪。时间久了,会失去对周遭事物原有兴趣和感觉。不要责怪自己,这些都是康复的一部分。
对于抑郁患者来说,设定现实的目标就变得尤为重要。相比躺在床上一整天,今天在起身床边坐一会儿,明天去楼下的便利店买点东西,下周步行到下一个街区,再走回家……都是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和健身达人们做比较。相反,只要动起来,哪怕是五分钟,也是目标达成。
最重要的,是学会坦然接受自己。抑郁只是一个阶段,小步前进,任何程度的进步都是可喜的。
别勉强,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别苛求自己去完成没准备好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跑步,别去,绕着公寓楼走几圈也很好。如果你很久没有剧烈运动,中低强度的运动也很好。如果你还没有勇气出现在公共场合,那就对着YouTube做十分钟dancecardio,或者对着X-Box玩一局虚拟现实的网球比赛。
抑郁期间的运动旨在轻松愉快,而不是给原本不堪负荷的你施加压力。一个亲测有效的小技巧是:在运动后记录下自己的积极感受,哪怕只是手机上的几行字。这些对成就感和可控感的记录,可以激励自己进行下一次运动。
如果无法坚持,
就找一个合适的人监督。
找到合适的人监督你运动,会更加事半功倍。这个人应该正面、积极、且不会侵入隐私、妄加评价。抑郁症有时确实令人难以启齿。如果不想,你大可不必告诉朋友你的心理状况。在我抑郁期间,我一直和朋友保持着一周打卡一次的频率。有朋友支持,就像行走多了一根拐杖,虽然抑郁康复的路还很长,但总能让它好走很多。当然,一切运动记录都应该让你的心理医生知道,以加快你的康复进程。
你需要心理医生,
但不仅仅是心理医生。
从今日起,MaxFitness将免费为所有抑郁症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如果你需要帮助,请不要犹豫联系我们。
作为一名曾经的抑郁患者,我深知抑郁症带来的软弱的无力和钻心的痛苦。然而,心理医生往往擅长于咨询和药物治疗,却缺乏对指导抑郁症患者运动的知识。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运动已被证实能极大程度改善抑郁和焦虑。抑郁者需要心理医生,但不仅仅需要心理医生。
如果你想要运动来帮助抑郁康复,请通过文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