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匠魂,至臻至善
无论是神秘的雪域高原,苍凉的戈壁沙漠,茂密的原始丛林,还是湿润的水乡菏泽,每一味本草都有适应其生长的最佳境域。中医药人在与各类本草的对话中,用执着与专注延续本草之命、传递本草之情、守护本草之魂。
长白山中的采参人满是神秘,“上山要遵守上山的规矩”是采参人代代传承的家训。拜山、禁言、以木棍击打树木之音来确定方向、找到的山参籽绝不可拿下山,必须埋回土里……放山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至臻至善的仪式感。
丁社如是吉尼斯纪录保持者,可以把一寸白芍切制成片,每片不到0.1毫米。颜干明是丁社如唯一的徒弟,拜师5年,一寸白芍至多只能切出余片。与师傅要求的片,总是差之毫厘。切制白芍,伯仲就在0.1毫米之间。如此细微的差距,已与药效相关无几,但却关乎传承了千年的手艺。中医药人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求索着至臻至美的境界。
库布齐沙漠,常年光照强烈,干旱少雨,昼夜温差极大,艰难的环境却激发了甘草更强大的生命力。采大留小,取之有度是蒙古人采收甘草的规矩。66岁的门肯斯弟用一生的光阴与一味本草相伴,平凡的守望,亦是一种境界。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草木有灵,人间有情。相逢则境界生,相遇则境界起。执着而专注的中国人,日复一日地精湛手艺,守望药魂。他们像甘草一样用平凡铸就不凡。
播种希望,传递温情,至臻至善,本草中国。
—END—文字来源:樊盼玉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贾梦肖
本期审核:孙然彭一凡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