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7日-7月29日,是我国第8个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公众的身体健康。这一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伏天食品安全提示。
世界杯落幕
三伏天开启
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就这么开始了
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如下
初伏10天:年7月17日-年7月26日
中伏20天:年7月27日-年8月15日
末伏10天:年8月16日-年8月25日
据最新天气预报显示,持续了几天的强降雨终于结束,由昨天开始北京将转为闷热的桑拿天。预计未来三天最高气温33-34℃,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体感十分闷热。
在这样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人们普遍感觉非常闷热,体感不太舒服。但是,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繁殖。这样的季节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的季节。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细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包括肠毒素和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内毒素,是发生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常在进食数小时后发病,常见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类、能产生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冰箱不是保险箱夏季储存食物,大家都离不开冰箱。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冰箱不是保险箱,食物放在冰箱中也可能感染细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嗜冷菌,可在4℃条件下继续繁殖。单增李斯特菌也属于嗜冷菌,可低温生长,常污染在冰箱中长时间存放的熟肉及肉制品、熏制海产品、水果蔬菜、冰激凌、三明治等食物。
引起中毒的原因:1.人们食用了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或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或者,熟肉制品等食物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或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在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
2.冰箱内冷藏的熟肉制品等熟食受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或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人们从冰箱中取出后直接食用,易引起食物中毒。
三、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策略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关键是抑制细菌繁殖,应注意以下9条策略:
1.新鲜卫生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新鲜卫生、无变质的。
2.现做现吃购买和制作食物时,根据用餐人数和食用量准备,争取做到食物现做现吃,减少或防止剩饭剩菜。
3.剩菜剩饭的处理如果偶尔有剩菜剩饭,应在有遮盖的情况下放凉,及时放进冰箱内,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要避免在冰箱内长时间存放,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4.高温和巴氏消毒制作食物时,彻底加热;冰箱内冷藏过的熟肉制品再次食用前也要彻底加热。
5.生熟分开生食和熟食分开盛放;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容器都分开使用、分开消毒、分开存放;处理生食后及时用洗洁精或肥皂洗手。
6.定期清洁冰箱先取出冰箱内的所有物品,然后切断电源。用软布蘸上温水或洗洁精轻轻擦拭冰箱内壁,然后用清洗干净的毛巾将洗洁精拭去。拆下冰箱内隔板等附件,用水冲洗干净。用湿布擦拭冰箱外壳和门把手,油渍较多的地方蘸洗洁精擦洗。打开冰箱门通风30分钟,让冰箱自然风干。
7.适当忌口不喝未经消毒的牛奶、不吃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少吃生冷食物。生吃瓜果蔬菜前彻底清洗干净。
8.保持环境卫生避免苍蝇、蟑螂、鼠类等接触食物。餐厨垃圾要及时清理,不给苍蝇、蟑螂、老鼠等生存留条件。
9.坚持适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四、遇到食物中毒怎么办?首先,不要惊慌、保持镇静,初步判断一下患者是否是发生了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基本症状是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还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生脱水,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如果发生误食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组织对中毒病人的急救,并保护好现场,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情况。如病人吃剩的可疑食物不要急于倒掉,盛放可疑食物的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呕吐物、大便等也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
中毒较重者,医院救治。医院之后,医院肠道门诊治疗,认真详细地回答医生的问题,配合好医生的治疗,并听从医生的医嘱。
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负责人、相关的从业人员、服务员及病人等应如实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反映情况。
五、防止食物发霉另外,这几天多雨,潮湿闷热,人们会感觉不适。同样不能适应这种天气的还有家中的各种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储存食物,食物很容易就会发霉,也要引起注意。
往期精选文章北京汛期来临!大雨天气下如何守护健康?这里有妙招
丰台区疾控中心做好汛期应急准备,提醒群众注意饮水卫生
七分饱的人生没有乐趣?晚餐吃太晚太多,小心这5种疾病“上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