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五千年智慧”……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国学经典、修身养性
今天上午,台湾诗人余光中逝世,享年90岁。
许多人都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他那首著名的《乡愁》。却很有人知道,晚年的余光中,他最大的梦想,是做一个赛车手。
余光中酷爱开车,一直到去年,到台湾中山大学授课,都还是自己开车。
余光中夫妻都爱好旅游。可他们到国外,经常租车自助旅游。租一辆车,买一张地图,余光中开车,太太看着地图,然后横越了美国大陆。
今年1月,有朋友开来保时捷跑车,接余光中一起兜风。尽管身边人劝阻,但余光中仍然兴致勃勃上了车。引擎的声音、速度的快感,都让他兴奋得像个小孩。
大名鼎鼎的诗人余光中,晚年最酷爱的竟然是跑车。
可仔细想想,并不奇怪。《菜根谭》里说: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听人羁络。若一念清明,则淡然无欲。
越活越通透的人,他会渐渐看淡名利。余光中就像个孩子,放下鲜花着锦般的名利,重新拾起对世界的好奇与天真。
晚年的余光中,扔掉了烫手的名声,也扔掉了对家庭的掌控感。
三四十岁时的余光中,是严格的家长,家教名声在外。虽然和妻子范我存是表兄妹,却不同其他名人,很少在公开场合示爱。然而,晚年的余光中,做人日益低调,情感日益高调。
他写过一篇散文,叫《我的四个假想敌》。称4个宝贝女儿的男友为“4个假想敌”,说他们“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老丈人。我当然不会应。哪有这么容易的事!”但无奈“少女开门揖盗”。对女婿夺去女儿的“恨意”,跃然纸上。
年,余光中和妻子到成都杜甫草堂参观。唐风遗址上刻着他的诗歌,当他念到“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突然顽童般环顾左右,大声的对妻子高声呼喊:“我的新娘在哪里!”随后,和妻子紧紧牵手。
为什么,余光中年龄越大,越是对妻女“甜言蜜语”?
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真正会生活的人,一生都在做减法,年龄越大,他越会减去亲情中生硬的部分。
70岁后的余光中,重新爱上了家人,还宽恕了敌人。
同是台湾作家,李敖与余光中数十年不合,李敖频频对余光中开火。
在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中,李敖甚至把余光中称为“骗子”,说他有严重的人格问题,而且文学水平也比自己差得多。
就连作家流沙河,都为余光中鸣不平,但余光中从不反击,最多淡淡一笑。
后来,余光中接受主持人曹可凡的采访。曹可凡问他,为什么面对李敖的攻击,不反驳?余光中回答:他一直骂我,我则保持沉默,这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既释放了自己,又宽恕了别人,余光中的回应太幽默,也太高明。
不是吗?放下了敌人,扔掉了恨意,事实上,也是饶过了自己。过度纠缠于个人恩怨,带来的,只能是无限的怒气,和难以平静的心境。
胸中有一个敌人,远比门外有一千个敌人更可怕。
老去的余光中,开始不再讲听起来舒服的话。
关于开会,余光中有个著名的观点:开会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
他的理由是:大好的日子,一大堆人被迫放下手头的急事、要事、趣事,济济一堂,只为听三五个人逞其舌锋,争辩一件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通的事情,真是集体浪费时间的最佳方式。
“仅仅消磨时间倒也罢了,更可惜的是平白扫兴,糟蹋了美好的心情。”
余光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