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之声君之启迪
理解用户需求,倾听客户心声,时刻把客户感受摆在第一位,才能成为客户心中的NO.1。
由J.D.Power以行业联合报告形式发布的APEAL、IQS和VDS已经成为反映消费者对其所购车辆满意度的风向标!
抱走这些奖牌可是无数车企的梦想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年APEAL、IQS和VDS这三个报告都说了些啥,风向标指向了哪里!
APEAL
“汽车魅力指数正日益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年的J.D.Power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SI)显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前五大因素中,有三个与汽车魅力相关,分别是“性能好”、“安全性好”和“是我想要的车身类型/车辆外形好看/品牌口碑好”;而在年的SSI中,只有一个原因与汽车魅力相关——“是我想要的车身类型”。
”调研概况
APEAL
江湖俗称:汽车魅力指数研究
大名: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
洋名:AutomotivePerformance,ExecutionandLayoutStudy
年龄:15岁(国内开展已15年)
特长:衡量车主在购买新车后2至6个月对车辆设计、内容、布局和性能的满意度
专业:涉及车身外观、车身内装、置物和空间、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座椅、空调系统、驾驶性能、发动机/变速系统、视野与行车安全以及燃油经济性共10个表现类别(77个要素)
表示:总分分,得分越高越好
“年的APEAL研究基于年9月至年5月期间购买新车的23,位车主的评价。研究分析了22个细分市场,涵盖68个品牌的款乘用车车型。数据收集工作于年3至7月在中国67个主要城市进行。
”01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差距进一步缩小。自主品牌(分)与国际品牌(分)之间的魅力指数有着26分的差距,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自年(70分)以来逐年缩小。
02
韩系品牌表现最好,但魅力指数下降。韩系品牌(分)在所有品牌原产国中名列第一位,其次是欧系品牌(分)、日系品牌(分)、美系品牌(分)和自主品牌(分)。与去年相比,韩系品牌得分下滑49分。
03
90后年轻群体对汽车魅力满意度较低。90后新车购买者(分)对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的满意度比70后(分)低35分,呈现出越年轻越挑剔的趋势。
04
SUV
1
虽然SUV在中国的销售份额逐年提升,但与非SUV车型相比,其汽车魅力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从年领先非SUV车型38分,变为仅领先1分。
2
在SUV细分市场中,微型SUV车型(分)的魅力指数得分最低,且在所有类别上的表现均低于其他6个SUV车型。与年相比,微型SUV除了在“燃油经济性”(+9分)方面有所提升外,在其他九个类别均呈下滑趋势。
专家解读
“J.D.Power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博士指出:“SUV对消费者吸引力的减弱,一方面是因为SUV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还非常欠缺。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的互联网体验日益丰富,他们对SUV产品在高科技和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例如车载互联网的稳定性、导航的精准性、倒车雷达的灵敏性等,遗憾的是,SUV厂商并没能及时推出与消费者期待值相匹配的产品。解决这两大软肋,SUV才有可能长期保持领先销量。”
”IQS
调研概况
IQS
江湖俗称:已经不需要其他称呼了,IQS就是名号
大名:新车质量研究
洋名:InitialQualityStudy
年龄:18岁(国内开展已18年)
特长:以PP衡量新车车主在购车后2至6个月内经历的问题
专业:将新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共8个表现类别(车身内装、车身外观、发动机/变速系统、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盘、座椅、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和空调系统)
表示: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表达,新车质量得分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也越好。
“J.D.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基于购车期为年9月至年5月间的23,位车主的反馈。研究涵盖68个品牌的个不同车型。数据收集工作于年3月至7月间在中国67个主要城市进行。
”01自主VS国际
1
中国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新车质量的差距连续第七年缩小,年两者的每百辆车问题数(PP)已进一步缩小至仅13分。
2
自主品牌十余年来首次在三个问题类型上以微弱优势赶超国际品牌,分别是车身内装(比国际品牌低0.3个PP)、配置/操控/仪表盘(低0.2个PP)和音响/通讯/娱乐/导航(低0.1个PP)。
3
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新车质量差距依然存在,差距最大的三个问题领域是发动机/变速系统、车身外观以及驾车经历,分别比国际品牌高5.8个PP、3.7个PP和2.2个PP。
4
韩系品牌新车质量(87个PP)连续6年在五大车系中表现最优。其次是欧系品牌(95个PP)、日系品牌(个PP)、美系品牌(个PP)和中国自主品牌(个PP)。
国内车主聚焦
1
中国消费者注重新车感官体验,异味和噪音抱怨集中。在中国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前20个问题中,有8个问题是与气味和杂音/异响有关的感官问题,除了“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以外,还包括“胎噪声过大”“风噪声过大”“刹车有噪音”“座椅产生杂音/异响”“发动机异响”“风扇/鼓风机噪音过大”和“中控台有异响”。
2
消费者当下抱怨最多的问题仍是“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16.4个PP),与去年基本持平。“耗油量过大”(7.8个PP)抱怨正日益增加——分别比年和年上升2.8个PP和2.3个PP。
新能源VS传统车
“新能源车暴露的问题多且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动机/变速系统以及驾驶经历两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能源车,但是在其他6个主要方面的表现均明显落后。相较于传统能源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特有的多发性问题包括:停车辅助/倒车雷达故障或无法工作、内置蓝牙设备经常有配对或连接问题、车身饰板有缝隙/无法密合/歪掉等。
”VDS
调研概况
VDS
江湖俗称:简单来说抗不抗zao
大名:车辆可靠性研究
洋名:VehicleDependabilityStudy
年龄:8岁(国内开展已8年)
特长:衡量拥车期为30-48个月的车辆在过去6个月遇到的问题
专业:包括8个问题类别(发动机/变速系统、车身外观、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板、音响系统/内置语音识别系统/内置免提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座椅、空调系统和车身内装),共个问题症状
表示:总体可靠性由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PP)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质量越好
“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是基于年12月至年12月期间购车的29,位车主的评价。研究报告分析了22个细分市场,一共涵盖63个品牌的款车型。数据收集工作于年12月至年7月在中国62个城市进行。
”01自主VS国际
1
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差距依然存在:年,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之间的车辆可靠性差距为30个PP,与去年的28个PP基本持平。从年至年,两者间的差距从个PP已锐减到30个PP。
2
发动机和变速系统依旧是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最大差距:这与之前数年的研究发现一致。在手动变速系统不易入档及齿轮摩擦这一问题上,自主品牌比国际品牌高1.8个PP。
3
中美消费者反映的车辆可靠性问题迥异,两国消费者反映最多的十个问题中仅有两个重合。
中国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与车身外观相关,而美国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是音响系统/内置语音识别系统/内置免提通讯设备/导航系统(ACEN),该问题占美国消费者反映的全部问题的22%,但在中国只占8%。
国内车主聚焦
1
中国车主反映最多的汽车可靠性问题集中在车身外观和内装方面,两者分别占被访车主反映问题总数的18%和15%。
2
中国车主反映最多的前三大车身外观问题为:胎噪声过大、风噪声过大以及车外灯灯泡损坏;反映最多的前三大汽车内装问题则是:方向盘过度磨损和褪色、内装材质容易弄脏或磨损以及控制按钮标签褪色或被磨掉。
3
中国车主对车内气味敏感。气味问题在受访车主反映的所有问题中排列第四,且豪华车车主对此更为敏感。“出风口送出的风有令人不舒服的异味”是豪华车车主反映最多的问题,高达4.4个PP(每百辆车问题数)。
02
专家解读
“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指出:“厂商需要认识到,不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顾虑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不同市场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例如,中国消费者明显更在意感官层面的直接感受,例如声音、气味、空调温度、触感,而我们在美国的同类研究发现,美国消费者由于拥有更为丰富的购车和驾驶经验,通常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