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
X型腿
春节以来,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几乎每天都有发现O型腿、X型腿的婴幼儿,今年较往年明显增多!经检查,原来孩子得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儿童保健科陈锦萍主任分析道:“今年冬季以阴雨天气居多,孩子户外活动少,见阳光更少,所以容易引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很多家长朋友认为这个病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其实它就在身边!”
专场义诊入口见文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导致快速生长的四肢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其他骨组织钙化不全,最终导致骨骼发育畸形和软化。2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6?18个月的婴儿,是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诱发因素
1
纬度和季节因素
北方,冬天日照时间短,出生于此处的婴幼儿相对易患此病。敲重点:今年冬季光照超级少
2
维生素D需要量増加
早产儿、双胞胎等,出生时体内维生素D储备少,出生后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维生素D,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D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
疾病或药物影响
部分孩子因为疾病原因,维生素D吸收或转化受到影响。此外,某些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或者抗癫痫药物会影响维生素D的作用。
4
孕妇维生素D缺乏
母亲怀孕期间如果没有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存储的维生素D不足,尤其是早产儿或者是双胞胎。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
初期(早期)
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枕秃等。
活动期——骨骼改变
?6月龄以内婴儿出现颅骨软化,表现为颅骨薄、前囟周围软,轻轻按压枕骨或者顶骨后部,有按乒乓球的感觉。
?6个月之后,头围増大,头颅外观呈方形,医学上称之为"方颅”。肋骨部位可以触摸到串珠样的凸起,通常在第7?10肋骨最典型,称之为"佝偻病串珠”。严重的佝偻病患儿,在手腕、足踝部形成圆形环状隆起,称为手、足镯。
?1岁左右的小儿,因为胸骨和邻近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由于骨骼钙化不完全,骨质疏松,双下肢骨骼负重能力差,出现骨头弯曲,形成"0”型腿或者"X”型腿;另外还有肌肉松弛,力量减弱等表现。
?重症佝偻病患儿常常会伴发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下降、肌肉无力甚至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恢复期
以上任何时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后遗症期
?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鸡胸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日常生活管理
户外活动
01
患儿需要适当増加户外活动,延长日照时间,日均达1小时以上户外活动。
均衡饮食
02
不挑食,不偏食,増加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如新鲜的深海鱼(如鲤鱼,蟀鱼,鳍鱼和沙丁鱼),肝脏,蘑菇和蛋黄等。
义诊公告为扩大儿童佝偻病的筛查范围,及早发现和治疗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全体医生,免费为全市儿童开展佝偻病筛查专场义诊服务。
时间:本周四年3月24日全天
地点:新保健楼大楼4楼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