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给孩子补钙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缺钙,就给孩子各种补;而有些家长,却坚持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可能缺钙,拒绝给孩子补。
但其实给宝宝补钙没有那么简单,而是有一定讲究的。今天跟大家聊聊:怎么给宝宝补钙才科学。
1
怎么判断宝宝需不需要补钙?
钙,补还是不补?并不是潮流跟风的!不是说孩子一定要补钙或一定不要补,而应按个体化原则来对待。
当你在质疑自己家宝宝是否缺钙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宝宝日常饮食中的钙摄入是否充足,是否满足每天的钙需求摄入量。为什么要强调日常饮食呢?因为钙并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那宝宝每天需要摄入多少钙才够呢?我们先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
那么宝宝怎么吃才能达到这个钙摄入量呢?
对于吃奶的宝宝,先来看一下奶中的钙含量:母乳中的钙含量大约为34mg/ml,配方奶中的钙含量大概是45~60mg/ml。
0~6个月的宝宝,每天大概需要mg的钙。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如果宝宝每天喝的奶量达到了ML,是不需要额外补钙的。
6个月~1岁的宝宝,每天大概需要mg的钙。若宝宝每天的奶量能达到~ml,再加一些富含钙的辅食,宝宝每日的钙需求量也是足够的。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宝宝还是以奶为主。因为辅食中不含或只含少量钙的话,喝的奶量不够,宝宝是很容易出现缺钙的。
年龄较大的孩子,奶或奶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减少,有可能满足不了每天的钙需求,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
再一个,还要根据孩子的症状和体征来综合判断:
1
症状问诊
宝宝缺钙时,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
血钙浓度降低,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多汗,宝宝会通过摩擦头部来缓解不适,从而诱发枕秃。此外,宝宝还可能会出现不易入睡、很难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等表现。
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有枕秃、多汗不一定就是缺钙,一些生理、病理性因素,比如盖的太厚、长时间躺着、神经系统疾病等也会让宝宝有这些表现。
如果你评估了宝宝的日常钙饮食摄入量、维生素D补充和日常表现,高度怀疑宝宝缺钙,医院,由医生进行检查,诊断宝宝是否缺钙。
2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宝宝的体格进行检查,如果长期缺钙,宝宝会出现骨骼上的改变,临床上称为佝偻病,宝宝会表现为O型腿、X型腿、鸡胸、漏斗胸、方颅等,囟门闭合也会延迟。
囟门指的是宝宝头顶部和后枕部没有颅骨覆盖的菱形区域和三角形区域,分别为前囟和后囟。
前囟,一般在1~1岁半闭合;后囟,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
我们通常所说的囟门是指前囟门,宝宝过了18个月,前囟还未关闭,称为囟门迟闭,家长一定要引起警惕。如果宝宝的囟门迟闭,要考虑宝宝是否有缺钙的情况,但同时要观察宝宝囟门的张力有无增高,头围是否过大,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脑积水等异常情况。
另外,囟门迟闭也并不一定说明宝宝就不健康。如果宝宝的囟门在出生时就比一般孩子大很多,在1岁半时是不能完全闭合的,但这属于生理现象。
3
辅助检查
通过以上问诊和检查,如果高度怀疑宝宝缺钙,医生会做骨代谢检查、维生素D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及骨密度等影像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佝偻病的体征,医生会给孩子拍一个左手腕骨X光片,看是否发生了骨骼改变,来判断佝偻病是否处于活动期。
一旦确诊为佝偻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佝偻病维生素D最低建议剂量为0IU/天,至少治疗3个月,并且要补充对应年龄段所需要的钙量。
2
如何给宝宝正确补钙?
家长在给宝宝补钙时,要牢记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的补钙产品
在给小年龄段的宝宝选补钙产品时,要考虑钙的剂型,选择时,应以少量多次口感佳为原则,因为人体每次吸收的钙量有限,少量分次服用效果更好。拿钙片(含咀嚼片等)、液体钙、颗粒剂、干混悬剂来说,我们在选择时应首选儿童专用剂型:干混悬剂。
这里尤其提醒各位家长,市面上有些保健品类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颗粒小”,甚至推出了“原钙”、“纳米钙”等混淆概念,因此家长如果给宝宝吃补钙品时,首先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认准国药准字。
另一种常见的钙剂是液体的,容易喂哺,也相对更容易消化吸收。但它有个缺点,相比固体钙磨成的粉末,对胃肠刺激更大,宝宝吃了经常会肠绞痛。
还有些家长深信中药效果好,无毒副作用,便给孩子吃龙牡壮骨颗粒。这味中成药中有十几种中药材,但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2,性价比上来说不是很好的选择。另外,那些复杂成分的中成药,很可能会让宝宝过敏。
2
补钙并非多多益善
如果孩子本身不缺乏钙,摄入超量的钙,人体无法全部吸收,就会在体内沉积,容易导致宝宝便秘、结石等,所以要根据孩子实际的缺钙情况来计算补充。
具体的计算方法:钙推荐摄入量—饮食中钙摄入量=需要补充的钙剂量
3
钙铁锌不要同时补
钙铁锌的吸收需要转运蛋白这个载体,同时补,钙铁锌会同时竞争转运蛋白,影响吸收。所以建议不同的时间补充不同的元素。
4
补钙的同时补维生素D
有些家长会说,我家宝宝的奶量足够啊,为什么还存在缺钙的表现呢?很有可能是因为宝宝体内缺少维生素D,影响了钙离子的吸收。所以建议宝宝出生两周后,开始常规补充含维生素D的制剂。
经过阳光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也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D。如果宝宝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尤其是夏季,可适当减少维生素D的补充量。
家长给宝宝买钙、维生素D制剂时也许有过这种疑惑:维生素D是什么?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到底有何区别?
5
钙不要一直补
在给宝宝补钙时,一定要带孩子定期做体检。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经过检查发现,钙储备也够了,而且宝宝平时摄入的含钙食物也不少,这时候就要停止补钙了,千万不要自己在家里盲目地给宝宝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