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性轻度肾积水的鉴别
(与肾窦分离征,生理性肾盂分离鉴别)
1、肾窦回声:是肾窦内各种结构的回声综合,它包括肾盂、肾盏、血管、脂肪等组织的回声。
肾窦回声通常是一片椭圆形的高回声区、其回声强度高于胰腺回声。肾窦回声边界毛糙不整齐,位于肾中央。一般肾窦回声的宽度约占肾的1/2—1/3。
2、肾窦分离征:肾窦分离征不是一种疾病名称,而是超声检查常用的一个术语,准确地讲应称为肾窦回声分离,是一种声像图表现的描述,由解剖、病理学角度来说是表示肾盂间隙为液性充盈,实际上是肾盂分离。肾盂分离,肾盂腔内形成充盈状态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尿路梗阻造成的肾积水。
肾窦回声中间出现无回声暗区。小于1—1.5cm。多为双侧发病。肾窦周围肾实质组织结构正常。
3、肾窦回声分离征的间距大小,即短径大小可以提供一个数量的概念,有助于肾窦回声分离征生理性与病理性的分辨。一般以短径(前后径)1cm为界,也有增至1.5cm的。小于1cm时可以更多地考虑为生理性。
符海曾对25mm以下的肾窦回声分离征作了分析,结果是与疾病有关的肾盂腔短径均在7—25mm。短径大于25mm的病例均可找出原因。
周永昌曾提出:肾窦回声分离的前后径小于6mm者可认为是生理性的,大于20mm者看确定为病理性肾积水。这一标准是实用的,可以避免前后径小于10mm肾窦回声分离的病理性肾积水的遗漏。
4、排尿后复查对判断生理性与病理性的肾窦分离很有价值,排尿后的复查应在15分钟以后进行,生理性肾窦分离可减小或消失。
二、肾积水的超声分级
肾积水:由肾脏至尿道外口任何部位的尿路管腔狭窄、尿路梗阻造成的尿液在肾内淤积,肾盂肾盏潴留的尿液超越正常容量时,称为肾积水。
肾积水超声诊断标准:
1、轻度肾积水
(1)肾脏大小、肾脏形态均无明显改变。
(2)肾窦回声中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形态依肾盂、肾大盏的走向、分布规律。
(3)肾窦分离程度短径超过15mm。腔隙增大,而且饱满。腔隙大小与积水程度相关。冠状断面声像图呈“菱角”状或“鹿角”状,横断面呈“C”形或“O”形,纵断面呈“一”字形。
(4)肾实质回声正常。
(5)肾门以下可检出梗阻部位与梗阻原因。
2、中度肾积水
(1)肾脏大小与肾脏形态依肾积水的发展程度出现相应的变化。
(2)肾窦回声区内的肾盂、肾盏腔内因积水而变形,不仅肾盂扩展而且各肾盏也因积水扩张,在肾实质间出现无回声的分支。冠状断面声像图呈“手套”状、“烟斗”状、“花朵”状:横断面呈“花边”状;纵断面呈“哑铃”形或“8”字形。
(3)肾实质可有较轻度的受压表现
(4)肾以下的尿路常可发现梗阻的部位与原因。
(5)有输尿管扩张时可见积水与输尿管的连续。
3、重度肾积水
(1)肾脏增大,形态失常。
(2)肾窦回声为大的无回声区所取代。肾盂积水与各肾盏的积水相互融合、扩张。依积水程度和病变形式原肾盏间的肾实质出现受压变薄,或受压推移的改变。冠状断面声像图呈“调色碟”状。
(3)肾实质受压,萎缩、变薄。或位于外围包绕积水,或嵌入积水中形成分隔。
(4)可以寻找到与输尿管间的关系。
4、囊肿型肾积水
(1)肾区无肾脏图像发现。
(2)肾区为巨大的囊性结构取代。冠状断面声像图呈“多囊”状;纵、横断面呈巨大囊肿型。
(3)囊内可发现肾组织的残存痕迹,如分隔、受压的肾实质。
来源:超声医师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