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小儿外科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这日一名刚刚出生的患儿,因考虑先天性食管闭锁紧急转入我科,巴掌大的身躯仅靠着呼吸机勉强维持呼吸,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
面对这个刚刚降临人世却命若游丝的小生命,主管医生廖君左博士左眉头紧锁,食道被封锁,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手术解锁,打通食道。奈何患儿全身情况极差,肺部感染严重,而且胸腔狭小,食管仅如筷子粗细,不仅手术风险极高而且手术技术要求也极高,就连术后新生儿的监护康复也是巨大的挑战。这要求我科必须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团队以及非常完善的预案,这是对我科新生儿综合救治能力的严峻考验。
小儿外科王城主任与主管医生廖君左博士、冯松林医生组织全科医务人员经过仔细研究反复推敲,最终为患儿量身定制了最适合的“解锁方案”。小儿外科团队耐心向患儿家属讲明患儿的病情及手术的风险及难度,家属坚定地说:“我们相医院医院,医生老师们无论采用什么方案我们都会全力配合!”
小儿外科王城主任为此配备了儿外心胸、麻醉科的联合专家组,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基本纠正患儿内环境的情况下,在患儿出生后第三天由廖君左博士、冯松林医师主刀,为患儿行经胸食道闭锁矫形+食道气道瘘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术。术中每一步都像走钢丝,术中对肺的稍微压迫都会导致患儿氧饱和度难以维持。医生首先经右侧胸廓切口,将食管气管瘘口结扎堵死,瘘口结扎后切断了胃液反流入肺的通路,患儿氧饱和度立即明显好转,医生再将分离的两端食管对接吻合,打通进食的通道,并置入胃管。术中证实患儿食道闭锁为IIIa型(食道缺损约3cm),伴有远端食管与气管想通,胃液持续倒流入肺导致患儿重症肺炎及呼吸窘迫症状。小儿外科专家团队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历时2个多小时手术终于取得成功。
手术只是患儿走过的第一关,术后患儿在我科监护室持续呼吸机支持治疗,但患儿肺部感染难以控制,拔管困难,多次抢救。在王城主任的领导下,儿外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心胸组的廖君左博士、冯松林医师以及儿外ICU的护理团队更是殚精竭虑几乎天天守在患儿床旁,最终患儿于术后两周终于顺利脱机拔管,复查食道造影提示无狭窄及瘘口。但患儿肺部不张,肺炎仍然严重,且患儿体重持续不增,吸吮反射差,我科护士精心护理,患儿病情逐渐转平稳,小患儿慢慢开始吃奶,耐受情况均良好,目前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已经完全经口喂养,已于近日顺利出院。
我院小儿外科对各类新生儿外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已成功治愈食管闭锁等严重先天性畸形疾病数例,目前诊疗技术成熟,已达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主刀医师介绍
廖君左,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小儿外科主治医师,南充市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川北医学院支部副主委,川东北小儿心胸外科领军人物。专业特长:长期从事儿童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儿童胸外科和普外疾病的微创治疗。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已常规开展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矫治术、漏斗胸矫正术、鸡胸矫正术、隔离肺切除术、先天性肺囊腺瘤手术、膈疝修补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脓胸手术及各种胸腔肿瘤切除术。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