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Ca)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
大约相当于体重的1.5%-2.0%,人体内99%的钙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
机体具有调控钙浓度恒定的机制。
当钙摄入严重不足或机体钙发生异常丢失时,可通过调节机制使骨脱矿以保持人体血钙的相对稳定。人体血液中总钙浓度为2.25-2.75mmol/L。
钙的生理功能1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无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钙的磷酸盐,通过钙盐的不断沉积形成高强度的钙组织。
幼儿骨骼约每1-2年更新一次。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更新速度减慢,成年时每年更新2%-4%,约mg/d,10-12年更新一次,40-50岁以后,骨吸收大于骨生成,钙在骨中含量逐渐下降,每年约降低0.7%,且女性早于男性,妇女停经后骨组织中钙量明显降低。
2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
钙离子可与细胞膜的蛋白和各种阴离子基团结合,具有调节细胞受体结合、调节离子通透性以及参与神经信号传递物质释放等作用,以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神经冲动传导、肌肉收缩、心脏搏动等。
3影响酶的活性:
钙对细胞代谢中参与大分子合成、转运过程的许多酶有调节活性的作用。
4血液凝固:
钙是血液凝固过程中必需的凝血因子,可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将血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血纤维蛋白网状物而发挥止血功能。
5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细胞外介质中的钙离子不仅可与细胞膜的某些蛋白质结合,而且可与磷脂的阴离子基团结合,导致膜结构的构象发生变化,使细胞膜的疏水性增强并改变体液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已维持和发挥细胞膜正常的生理功能。
6其他:
钙还具有调节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以及细胞内胶质稳定性等功能。
钙的吸收与代谢
1吸收
人体摄入的钙主要在小肠近端吸收,对钙吸收有利的因素主要是维生素D。钙在小肠大部分通过被动(扩散)转运吸收,小部分通过主动转运吸收。
钙的吸收率一般为20%-60%。膳食中钙摄入量增高其吸收率相对下降,随年龄增长吸收率降低,如婴儿的钙吸收率大于50%,儿童约40%,成年人为20%,老年人仅15%左右。被动转运则与肠腔中钙浓度有关。
2排泄
钙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肠道和泌尿系统。正常膳食时,钙在尿中的排出量较为恒定,约为摄入量的20%。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尿钙量呈正相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使尿钙排出增加,因此,长期摄入高蛋白膳食可能导致钙的负平衡。钙也可从汗中排出,高温作业者汗中排出钙可占总排出钙的30%。乳母通过乳汁每日约排出钙-mg。
3缺乏与过量
钙缺乏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病变,儿童常伴随蛋白质和维生素D缺乏,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缺乏者可导致佝偻病,出现“O”形或“X”形腿、肋骨串珠、鸡胸等症状。成年人可发生复制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尤其绝经妇女因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导致骨质丢失加快。钙缺乏者因牙齿质量低下容易患龋齿。钙摄入过量会增加肾结石的患病危险;高钙膳食还可明显抑制铁、镁、磷的吸收及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
4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居民膳食钙的AI为18岁以上成人mg/d,50岁以上成人mg/d。乳类及其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也高,是钙的理想来源。含钙较多的其他食物有小鱼、小虾、海带、硬果类、黄豆及其制品、黑豆、赤小豆、各种瓜子、芝麻酱等。
北京大学健康产业课题组
开创第一个针对慢性病的预防解决课题项目
北京大学《营养调理高级实战精英研讨会》
作为营养健康的传播者,北京大学健康产业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将正知正解的营养学知识传播得更广更远。
从基本的基础理论,到高深的慢病调理,全方位建立营养调理的知识框架,打造最优秀的营养调理师。
国庆中秋双节已近尾声,大部分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当中。《营养调理高级实战精英研讨会》第19期第二阶段今日开班啦!学员从全国各地赶来深圳汇聚课堂,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学习和进步!课程开始前,营养师们的宣誓总是那么铿锵有力!主讲老师——曾卫荣老师耐心地为学生讲授知识学员们都非常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员们将老师讲的重点知识都记在笔记上课间休息,大家一边吃着营养水果,一边交流学习所得明天课程将继续进行,请期待更多精彩!
★唯一直属北京大学的中国最专业的营养健康研究机构承载着百年老校的底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慢病调理经验被业界誉为营养健康行业的“黄埔军校”健康管理的“医院”
我们郑重承诺:
一年内免费复训!
课程现场讲原理、给方法、给工具!
课程即将开始,学习迫在眉睫。
需要你去改变!突破!重生!
详情
075588880
075588881
课程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地王大厦附楼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