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内钙的代谢平衡以及骨骼形成。目前认为,维生素D缺乏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而佝偻病是缺乏后最严重的阶段。
这就是佝偻病
1.宝宝从哪里可以获取维生素D?
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由阳光照射皮肤而产生,但目前尚无法确定获得足量维生素D所需要的阳光照射时间。天然食物(包括母乳)维生素D含量较少。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粉或其他食品能够提供部分维生素D。
2.怎样预防宝宝们的维生素D缺乏?
鼓励怀孕的准妈妈增加户外活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维持身体所需。
鼓励妈妈母乳喂养,并从宝宝出生2周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U,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可适当调整剂量。长期临床经验证实,维生素D每日U是安全的剂量,可以有效的预防宝宝们的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
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要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粉,奶粉中的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每日U时,可考虑额外补充。
对于早产、出生体重偏低或双胞胎宝宝,在出生早期应服用维生素D每日~U,3个月后改为U。
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平均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即可。但紫外线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损伤,因此,目前不建议6个月以下的宝宝在阳光下直晒,儿童和青少年在参加户外活动时也应注意防晒。
3、维生素D缺乏时宝宝有哪些表现?
维生素D不足或轻度缺乏以及佝偻病早期时,大多数宝宝们没有特殊的表现,少数宝宝可能出现易怒、烦躁或哭闹等,也有发生骨折风险增加和肌肉疼痛的情况。
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多发生在宝宝3~18个月时。早期可出现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枕突也较常见。严重时症状更明显,可发生骨骼改变,如常见的鸡胸或O型腿。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但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
4.出现维生素D缺乏怎么办?
可以增加宝宝们的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但别忘了查找导致宝宝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并积极干预处理,必要时可就医。
轻度缺乏时,可服用双倍的预防剂量补充(每日U),持续治疗3~4个月后恢复常规预防剂量。
伴有慢性肝脏、肾脏等疾病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治疗。
5.补充维生素D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出现明显维生素D缺乏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不等于补钙。乳类是宝宝们钙营养的优质来源,一般维生素D缺乏时无需补钙。当饮食能满足钙的需要时,不必同时补钙。
当饮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通过调整膳食,增加膳食钙的摄入。同时查找导致钙缺乏的原因并积极干预,必要时可就医。
补充维生素D时也要避免补充过量,维生素D过量可能引起其他疾病。美国医学会建议婴儿维生素D可耐受的最大摄入量为每日U,1岁以上的儿童每日U,必要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最后,祝所有的宝宝都身体健康,聪明快乐!!
作者:徐姗
编辑:陈桂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