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诊包括按压和触摸头囟、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
(1)按头囟小儿囟门逾期不闭,是肾气不充,发育欠佳;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反而开大,头缝开解,是为解颅。囟门凹陷,名曰“囟陷”,常为津液亏损,阴伤欲竭;囟门高凸,名曰“囟填”,常为邪热炽盛,肝火上炎。
(2)按颈腋颏下颈项腋部触及小结节,质稍硬不粘连,是为骨核。若头面口咽有炎症感染,骨核触痛,属痰热壅结之骨核肿痛;连珠成串,质地较硬,推之不易移动者,可能为痰核内结之瘰疬。
(3)按四肢四肢厥冷,多属阳虚;尺肤灼热,多属热证。四肢挛急抽掣,属于惊风;四肢细弱无力,属于痿证。
(4)按皮肤了解寒、热、出汗情况。肤冷多汗,为阳气不足;肤热无汗,为热盛表束;手足心灼热,为阴虚内热。肌肤肿胀,按之随手而起,属阳水水肿;肌肤肿胀,按之凹陷难起,属阴水水肿。
(5)按胸腹胸骨前突为鸡胸,胸椎后突为龟背,胸骨两侧肋骨前端突出称串珠,胸廓在膈部内凹肋缘处外翻称胸肋沟,均因先天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产生。
小儿腹部应当柔软温和,不胀不痛。左胁肋下按及痞块,属脾肿大;右胁肋下按及痞块,明显增大,属肝肿大。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者,多属虚属寒;腹痛拒按,按之痛剧者,多属实属热。腹部触及包块,在左下腹如腊肠状者常为粪块;在右下腹如圆团状者常为肠痈;大腹触及包块推之不散者常为肠结;大腹触及包块按摩可散者常为虫瘕。腹部胀满,叩之如鼓者为气胀;叩之音浊,随体位移动者为水臌。
2.脉诊小儿脉诊,一般用于3岁以上儿童。小儿寸口脉位短,切脉时可以用“一指定三关”法,即以医生右手的食指或拇指一指指腹按于患儿寸口部切脉。
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细软而快。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若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计算,初生婴儿一息7-8至,1—3岁6-7至,4-7岁约6至,8-13岁约5至。若因活动,啼哭等而使脉搏加快,不可认作病态。
小儿病理脉象分类,一般比成人简化。儿科基本脉象,分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有力主实证,无力主虚证。6种脉象可以兼见,如浮数主外感风热,沉迟主阳气虚弱,脉数有力主实热证,脉数无力主虚热证等。当然,除以上6种脉象之外,其他脉象在儿科也可见到,如滑脉见于热盛、痰湿、食滞,洪脉见于气分热盛,结脉见于气血亏虚或寒凝瘀滞,代脉见于气血虚衰,弦脉见于惊风、腹痛、痰饮积滞等。
推荐阅读
宝宝夜间出汗发愁吗?看看如何推拿治疗
宝宝积食不用怕,这些小儿推拿方法赶紧学!
建议你看完了也保存下,多少钱都买不到这张表!
小儿湿疹不要怕!这几种推拿手法,家长一定要知道!
这份中药功效表,帮你整理好了!现在收藏,等于买保险!
孩子咳嗽真棘手,小儿推拿解忧愁
孩子发烧这些原因最常见,教你全套小儿推拿手法,真人动图,简单实用!
编辑:陈琳瑞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设计师所有
文字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