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儿童鸡胸
宝宝鸡胸
鸡胸怎么办
鸡胸治疗
婴儿鸡胸
鸡胸驼背

什么是儿童营养性佝偻病家长应该怎样预防

婴儿由于极端低的钙摄入,虽然维生素D摄入正常,也会发生佝偻病。儿童在生长发育期要加强钙的补充,强化钙和维生素D能促进儿童骨骼组织生长发育。

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近年来,重度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北方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可以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首发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有哪些?

01

初期

多于生后3个月以内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与季节无关)。因烦躁和汗水刺激经常摇头擦枕致枕后头发环形脱落形成枕秃。骨骼无明显改变。

02

激期

初期患儿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除上述症状外,骨骼改变明显。

(1)头部

3~6个月婴儿易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7~8个月小儿发生方颅;前囟过大或迟至2~3岁闭合;乳牙萌出推迟,至10个月以后才出牙,且牙釉质发育差。

(2)胸部

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形成肋骨串珠;肋骨钙化不良,膈肌附着部位的肋骨长期受膈肌牵拉向内凹陷,造成肋外翻,形成肋膈沟(或称赫氏沟);1岁左右小儿多发生鸡胸或漏斗胸,可影响肺呼吸功能,易患呼吸道感染。

(3)四肢

6个月以后小儿腕和踝部骨骼处膨大,形成“手镯”或“脚镯”;1岁左右小儿站立行走后可引起“O”型或“X”型腿;重症者轻微外伤易引起长骨骨折。

(4)脊椎

患儿久坐可引起脊椎后凸畸形或侧弯。

(5)骨盆

严重患儿发生骨盆畸形,形成扁平骨盆。

(6)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可致患儿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下降出现蛙状腹。

(7)神经、精神发育迟滞

重症佝偻病患儿条件反射形成较慢,表现为情感、动作及语言发育落后。

03

恢复期

经治疗后,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好转而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

04

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骨骼X线检查恢复正常,仅遗留下不同程度骨骼畸形。

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标准:

血清25羟维生素D3:<30nmol/L,缺乏;30~50nmol/L,不足;>50nmol/L,充足;而nmol/l为中毒。

钙的摄入标准:

注意:1岁以后的儿童每天摄入的钙不足毫升,就会导致佝偻病,无论机体维生素D是否缺乏。

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D

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如何检测是否缺钙?

当孩子出现缺钙的症状时,医院通过微量元素分析检测是否有缺钙的表现,以便能早确诊,早补钙。

通过营养指导预防营养性佝偻病

营养性疾病是因体内各种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我们可以对营养性疾病的儿童在营养方面来进行干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ej.com/bbjx/1660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