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秀,风景如诗如画
东汉至宋,历史源远流长
多样陶瓷,匠心代代传承
走进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仿佛打开了记载千年故事的史书
那古典风韵、巧夺天工的瓷器
皆映入眼帘,震撼人心
为探索青瓷文化,领略青瓷风采,
人文学院“含英举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来到了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感受越窑青瓷的独特魅力
01
历史回眸
上林湖越窑是唐宋越窑青瓷的中心烧造区,始于东汉,盛于唐、五代,延至宋。这里的窑火,从东汉晚期开始,历经六朝、隋、唐、五代、北宋,直到南宋初年才停止了燃烧。其产品曾代表了中国青瓷制造的最高水平,展现了中国古代青瓷制造业的重要发展阶段。上林湖越窑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烧造年代久远、规模最大、窑场分布最集中的青瓷窑址群,属中国古代制瓷工业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展现了越窑从创烧、发展、繁盛至衰落的整个历史轨迹,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02
馆藏分布
上林湖越窑出土了各种年代的瓷器。唐代地层,出土的产品质量较高,少数盏、盘类器物内腹,都刻有四叶对称的荷叶纹;而五代地层,少量器物胎釉质量极佳,胎质极细腻,釉色天青,釉面莹润,属于秘色瓷类型。
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为遗址展示区、考古预留区、管理服务片区、东横河展示片区、农业体验区和自然山林区六个功能片区。
03
寻访实录
上林湖越窑博物馆有三层,外形棱角分明,富有科技感。从一楼的展厅进去,有一个用透明玻璃盖起来的坑,里面全是破碎的青瓷碎片,一道道细碎却仍旧清晰的纹路展现出历史的痕迹。再往里走,便是精美的青瓷器,在昏黄的灯光下展现出柔美的线条,除了古代普通百姓用的,还有精美绝伦的宫廷用品。
三楼一个展厅里的一座沉船最让人印象深刻。装满青瓷的沉船已经被海水腐蚀,但船上的瓷器依然整齐地躺在船舱内,仿佛时间永远定格在千百年前。对于茫茫宇宙来说,人的一生犹如“沧海一粟”,对于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来说,也不过是“弹指一瞬间”,可留下的历史可作一面活生生的镜子,给我们借鉴;可作一本好书,给我们知识;也可作一个舞台,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演绎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我们在展厅内欣赏了展览出来的实物、图像、文字等资料,也欣赏了沙盘模型,近距离地观赏到了出土的瓷器,加深了我们对瓷器文化的了解。
03
寻访有感
李翔
今天我们小组来到了上林湖越窑考古国家遗址,去感受越窑青瓷之美。走进遗址旁的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瓷器。在博物馆的陈列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些瓷器都要经过严格的筛洗,经历长时间的打磨和加工,才能成为百里挑一的精品。通过观赏这些瓷器,我也明白了先辈们正是用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海滩变为了富庶的土地,这种奋斗精神值得我们青年党员学习。
虞琤
我对上林湖越窑遗址向往已久,进入展厅看到的是画在地上的瓷窑考古志,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楼展厅里的沉船。在某海底装满青瓷的沉船虽然已被海水腐蚀,但船上的瓷器依然整齐地在船舱里,仿佛时间永远定格在了几百、上千年前。这些瓷器再现了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让我明白了习总书记为何如此强调发展“一带一路”——因为那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我们的生活轨迹。值此建党百年之际,能通过参观瓷窑遗址来体会党的政策,我深知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
杨雪静
在一楼的展厅里,我看到地面上刻着一大片青瓷分布的简要地图。窑址环湖而建,上林湖的青山绿水孕育了青瓷那独特而有韵味的美。二楼的展厅陈列了一些青瓷的复原物。技艺精湛的专家们带着对先辈的敬意,用高超的技艺,丰富的知识修复了这些器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地方文化,传承和发扬祖先们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的精神。
编辑
干佳雨
文字
戴雨萱李翔
图片
竺弋昱
审核
施娇娇
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