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龙大卫的大学时光
记忆最深刻的
莫过于每晚室友们奏起的“交响乐”
时而急促、时而舒缓
能够欣赏免费的“交响乐”
龙大卫的心情真的是……很崩溃
想必很多人都像龙大卫一样
身边总有一睡觉就“震天响”的盆友
睡觉打呼噜很普遍
很多人把这看成是“睡得香”的表现
可有两个6岁的小姑娘
因为“打呼噜”住院手术了
江先生(化名)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一年前,他无意间发现女儿们睡觉时总是打鼾,还张着嘴呼吸,一开始一家人都以为是习惯性地打呼噜,没太在意。
这种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后,双胞胎姐妹的面容慢慢地发生了改变:上唇外翻,下颌后缩……
这可吓坏了江先生,立马带着女儿们辗转多处求医,后医院耳鼻喉科吴青松主任医师。
吴青松主任通过内镜专科检查发现这对双胞胎的腺样体肥大,伴有慢性扁桃体炎。
通过睡眠呼吸监测及其他详细诊治,开始时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用药之后情况有好转,但一停药症状又反复了。
怎么办?面对可能影响两个孩子一生的难题,家长急得团团转。
医院专门治疗鼾症的陈雄教授,当医院定期坐诊。江先生听说了后,迫切请求陈雄教授看诊。
陈雄教授在看完两个孩子的病情报告后,通过其他检查及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基本确诊了两个孩子患的是因腺样体肥大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他分析,目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可以考虑手术。
手术由陈雄教授亲自主刀完成,一人花了不到三十分钟,术后恢复良好。
三天后,这对姐妹花顺利出院了。后续复诊情况良好,家长表示小孩睡眠鼾症明显减轻,睡眠质量也有了提升。
这对姐妹花的人生,终于回到了正轨~
先搞明白,啥叫腺样体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为一群淋巴组织,类似扁桃体,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
腺样体肥大是咽扁桃体的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起于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在寒冷、潮湿和气候多变的地区比较常见。儿童期急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和体质因素等亦可诱发。
腺样体肥大虽为儿童疾病,但对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却有较深远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症状及危害
局部症状
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夜寐不宁,鼻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
因长期张口呼吸,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
正常面容
腺样体面容
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常发生呛咳。
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黏膜,易患气管炎。
因咽鼓管受阻易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致吸力减退,鼓膜内陷。
全身症状
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表情迟钝、胸闷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少数由于慢性鼻阻,长期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
药物治疗
症状较轻,如小孩腺样体肥大不明显堵塞鼻腔、睡觉不打呼噜,或者打呼噜不严重,不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可以不做特殊治疗或可予鼻炎、鼻窦炎及鼻用激素对症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如伴有扁桃体肥大,可与扁桃体切除术同时进行。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腺样体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手术。
日常护理
增强免疫力,加强锻炼,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
小孩长期打鼾是病,得及时治疗
咱们的家长朋友千万别忽视!
医院鼾症治疗专家陈雄教授
定医院坐诊
有这方面问题的
可以提前预约看诊哦
↓↓↓
门诊:-(转)
病房:-(转)
END
资料、图片来源:医院、网络
编辑:美玉
审核:谢啦
运营服务:晶报社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