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在绿树成荫、桂花飘香、长椅整洁的干休所院内,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相互搀扶,慢步前行,一路上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画面温馨感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是风雨无阻,让人感觉他们肯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故事。
在每天一次例行巡诊的时候,我终于压抑不住冲动,说出了内心的渴望。然后,在阿姨端上来的一盘水果,一杯清茶中,我静静的坐着,听着老俩口讲起了属于他们的故事。陈老,今年87岁,而王阿姨比他小2岁,也有85岁了,60多载的风雨相伴,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如今儿孙已是承欢膝下,四世同堂。
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你
上世纪50年代初期, 停战后,王阿姨就在军通讯营当了文书,因为长相娇羞、能干又有气质,让领导对她的婚姻问题很是上心,给她介绍了好些领导干部,兴许是想法不一致,也可能是缘分未到,终就是没有成功。
年陈老从湖南省军区调到了通讯营当参谋,正巧跟王阿姨在同一个办公室,他为人忠厚,文质彬彬,态度和蔼,言谈亲切,这给王阿姨留了很好的印象。人们常说,眼缘这个东西就是感情开始的基石,他们相识、相恋到结婚,所有的都好像那样水到渠成。
结婚仪式简单而朴实。没有新房、没有家具、两人的被褥搬到一起,买了一些糖果,请了一些战友,热闹热闹就算结婚了。
夫妻俩年轻时的合影
男耕女织
善良的灵魂
再苦也会美满
婚后生活虽苦但有劲,没几年孩子们相继出生了,那时候陈老在军炮兵司令部当参谋,平时要书写各种材料,又要经常开会、出差,下部队,忙的不可开交,有时要隔很久才能回一次家。家中大小事情就都落在王阿姨身上,她不仅要上班,还要洗衣、做饭、带孩子。好在她是一位持家的好手,再累,也把日子过得有条不紊。陈老因为工作的原因,家里的事很多时候都帮不上忙,但无论走到哪里,家人总是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每次回家都会给阿姨和孩子们带点虽不昂贵但很有意义的小礼物。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收入低,不仅要奉养老母亲,姊妹有困难时还要接济,所以每一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每一样东西都需要将它用到 ,比如老大衣裤短了,就给老二撑几年,然后再给老三穿。说到这阿姨笑了笑,我们家老三总是抱怨自己都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
那时候,日子虽然清苦,但他们从没想过让孩子们放弃学业,陈老很严肃的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老二小时候可是个非常调皮的主,当时正值文革时期,夫妻俩很是担心他在外面惹事。于是他们省吃俭用拿出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把小提琴,并聘请了专业老师来教。在夫妻两人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品德优良、学业有成,个个都是大学毕业,个个都是共产党员。
老大武汉体院毕业,是一位篮球健将,老二是研究生毕业,曾任某军研究所的副所长师职研究员,老三公安院校毕业,现任某单位处级干部,小女儿现在是省国资委的处级调研员。孙辈们也很不错,个个都是名牌大学生。说到这,老俩口的嘴角流露出骄傲自豪的微笑。
孩子们的全家福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已有三个男孩他们,心存善念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被收养时还不到一岁,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要瘦弱很多,因为家里条件太差,长期严重缺钙的她,已有鸡胸和O型腿。那时,人们还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叫“麻雀”。夫妻俩看着这个瘦小的生命很是心疼,发誓定要好好抚养她,不仅积极治疗,还全面加强营养。那时就算下班再晚,他们也会给她进行矫正训练。也许是夫妻两人的爱感动了上苍,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鸡胸没有了,O型腿变直了,小女孩也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成为老两口贴心的小棉袄。
夫妻俩和小女儿的合影
已过钻石婚的他们,现在已是四世同堂。在这样一个拥有十六口人的大家庭里,夫妻恩爱、兄妹和睦、妯娌团结。逢年过节,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每次聚会陈老还会谆谆教导他们“要听党的话,要诚实做人,要认真做事,不负己任、不忘党恩”。
四世同堂
NationalDay
除了大型聚会,孩子们每星期都会轮流回来,大包小包的拎很多东西。陪他们说说话、下下棋、摆摆方程(搓麻将),生活有滋有味。孩子们不在时,陈老会看看书、写写字、剪剪报、养养花草。而王阿姨就画画、跳舞、唱歌、写文章。如果天气好,身体允许,老俩口还会在一起喝点咖啡,听会小曲。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陈老的书房
王阿姨的画室
传承革命精神
成就一家两主任
70多年前,只有16岁的他们,选择了披上戎装,保家卫国。陈老先后参加过长春保卫战役,辽宁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湘南剿匪战斗等等。而王阿姨在朝鲜战场上经历了敌机狂轰乱炸,九死一生。
老俩口获得的勋章
70多年后,年逾80的他们,仍然离而不休,发挥余热。陈老担任多年的管委会主任,始终心系干休所,关心老干部,经常深入老干部、家属、遗孀中,收集意见,为所里建言献策。而王阿姨因为多才多艺,被大家选举为家属委员会主任,除了协助所领导,做家属的政治思想和服务工作外,还经常组织工休人员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手工等等文艺活动,来丰富大家的日常生活。
钻石婚纪念照
这样的生活,对于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们,其实很多时候,会有点力不从心,可阿姨拉着我的手说“我们都是老党员了,虽然工作岗位已经退休,但思想绝不能退休,只要还能动,还能发挥作用,就要为党,为所里出一份力”。
幸福是什么呢?
也许就是这样吧!或许没有华丽的渲染,有的只是崇高的信仰,彼此的欣赏,平淡的生活,朴实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陈祖骧同志简介
年1月出生,年4月入伍,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吉林市人。参加了长春保卫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湘南剿匪战斗等。
历任团司令部书记、参谋、学员、炮兵室副主任、处长、副师长、纪委专职副书记、委员等职。年7月离休。
王丽清同志简介
年1月出生,重庆市人。年入伍,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参加了 。年转业到孝感市政府办公室,历任秘书、秘书科长、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年9月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年3月退休。
作者和二老合影
作者:徐姣
编辑:徐姣
审定:李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