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妇产科医生,可是,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儿子一生下来,就被确诊“先心”,必须立即手术。
结果其实早在预料之中:胎儿5个月的时候,B超显示心室中隔缺损,还有一个更严重的症状,医学上叫做“主动脉弓缩症”,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科里的同事都劝她引产,不要这个孩子,她想了想,最终决定留下来。
这能怪谁呢?
她高中的同学知道了,自发组织了一个募捐。募捐结束,大家坐在一起吃饭,你一言我一语,多是指责,大意是:她真是自找苦吃,孩子可以养活,可是以后怎么办?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治好了,以后也是个累赘。
只有极少数的挺她,当然都是女人了,说孩子5个月了,怎么说也是一条生命,她生下来,是出于女性的本能,是母性的召唤。
不知道她是否听说了大家的议论,反正,捐款她没有要,她只是让班长向大家转达了她的谢意。
婴儿出生12天,她遵从医生的嘱托,给儿子做了心脏手术。手术很成功,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没想到的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后遗症一个接着一个:水肿、肾衰竭、心脏休克……她甚至几次接到了孩子的病危通知。
她是个坚韧的女人,她坚信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将儿子救活。于是,一次次去省城,请专家,治疗、陪护,一个月后,儿子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又一个月,出院。
事情如果这样下去该多好,可是,命运之手没有垂顾她:儿子长到3岁,出现了鸡胸,于是各种营养品、偏方、理疗,鸡胸治得差不多了,儿子的一条腿又出现了类小儿麻痹,走路总是一歪一斜。医院,得到的回复基本一致:只能控制不延展,但是跟常人一样几无可能。
那天,她抱着儿子,在医院门口的一棵大树底下,足足坐了半天。她不是担心儿子生命,她担心的是儿子在未来的路上,怎么承受得起那些异样的眼光与挑战。
这样思考的结果是:她决定接下这张命运发给她的牌。真的,除了接受,她别无选择。最后,她擦干眼泪,抱起儿子,回了家。
幼儿园里,面对孩童无心的嘲笑,她这样安慰吵着不去上学的儿子:“儿子,不要哭,别人怎么说你不要听,在爸爸妈妈眼里,你是最好的宝贝,我们会永远因为有你而骄傲。”
儿子上了小学,她每天去送他,领着他往校园走,她会故意松开他的手,带着他小跑。看着儿子一扭一歪的姿势,她会停住脚,上前抱住他,亲吻他的腮,鼓励他:“儿子,你真棒,加油!”
初中,她给儿子选了市区最好的一所学校,租了房子,陪读。每天,她只做两件事:早晨送,晚上接。这倒不是担心儿子的安全,而是她想藉此培植儿子的自信,她要让儿子知道,她没有因为他腿不好而有丝毫难堪,她跟他一起走着,很自豪很骄傲。
她总是要儿子把腰板挺直,目视前方,她对儿子说:“腿不直,但是腰板一定要直,只有那样,才能让你的意志抬起头,面对以后的风雨。”
她还对儿子说:“走在人群里,你要对自己说,我就是最好的,你不要在意那些朝你投来的眼光,那是他们的事,与你没有丝毫关系。”
她还对儿子说:“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儿子不负所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后来,又读大学。她坚持送儿子上火车,儿子回头抱了抱她,说:“妈妈,不用了,你已经陪我走了太多太多的路,剩下的路,让我自己走吧。”
火车启动,她看着儿子透过小小的车窗向她摆手,忍隐了多年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个誓言“走自己路”的男孩,一路冲杀,从大学,到硕士、博士,最后到了美国,被耶鲁大学录取,专门从事土木工程研究。
当地媒体知道后,邀请她做了一个访谈,她这样讲道:
“25年前,在我怀着儿子5个月的时候,查出他有先心,科里的同事都劝我流掉,可是,我没有。我觉得,这既然是上天给予我的,一定是最好的。后来,儿子生下来了,证实了B超所想,当时,很多人说我傻,自找苦吃,包括我的高中同学,这对我是一个打击,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儿子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我对自己说:‘儿子,今生的路再坎坷,我都会陪着你,你的腿有残疾,我来做你的腿,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妈妈都会陪你走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了为止……”
下面掌声雷动,她已经泪光莹莹,又说:
“其实,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里的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赐,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在别人看来,他也许不够好,但在我们眼里,却是最好的。我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我手心里的宝,让他从一粒卑微的种子,长成了大树——”
掌声重又响起,身后的帷幕缓缓拉开,一个青年,一歪一扭地向她小跑过来:是儿子!
这是剧组的安排,她当然不会知道。
“妈妈!”儿子叫了一声,抱住她,失声痛哭……
作者简介:邹扶澜,美文写手,文字力求平白自然,如涓涓细流,抵达你的心灵。现居即墨。已婚,妙龄女子止步,独居或50以上女子可。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