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创心脏外科?
微创心脏外科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创伤的一种创新技术,患者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是心脏外科手术概念和技术的重大革新和发展。
包括以下几项核心技术:
1、小切口或腔镜辅助心脏外科手术
即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切口长度,如右前外侧小切口、腋下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等。适用于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手术,部分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以及部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右前外侧切口
右腋下小切口
胸骨下段小切口
常规手术切口
2、非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
即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下行心脏外科手术,可以免除体外循环对身体带来的创伤。如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
3、杂交技术
即联合使用外科及介入方法对心脏疾病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保证疗效并减少创伤的作用。部分冠心病患者“杂交”治疗技术更为有效。对于高龄和高危的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杂交”技术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4、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即通过股动脉或心尖途径,在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情况下,经过导管将人造心脏瓣膜放置到病变的主动脉瓣部位,以替换原有病变的主动脉瓣。这是目前创伤最小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适用于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的风险较高的患者。
胸腔镜微创外科
我科于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腔镜手术,目前已将胸腔镜技术成熟应用于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房颤等多种心胸疾病的微创治疗,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1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巨大或多发性的肺大疱患者可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肺大疱突然破裂会导致自发性气胸,患者感到胸痛、呼吸困难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2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我们采用单孔法胸腔镜法,选择性切断交感神经链治疗手汗症。手术时间仅约半小时,切口隐蔽、无明显疤痕,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手术后1天即可出院,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
双侧交感神经链
术后胸口伤口
3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
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胸腺切除是治愈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如合并胸腺瘤更应积极手术治疗。我科开展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手术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CT示胸腺增生
切除双侧胸腺及前纵隔脂肪
胸部伤口
4食管平滑肌瘤
我们采用胸腔镜切除食管平滑肌瘤,只需要在胸壁上做2-3个约1cm的小切口即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不损伤食管粘膜。术后早期即可禁食。该手术是目前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方法。
CT示平滑肌瘤
微创手术切除
胸部伤口
梅举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和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奖(金刀奖)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微创胸心血管外科协会委员,亚洲心胸外科协会委员。《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AnnThoracSurg》中文杂志、《Innovation》中文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等杂志编委。
从事心胸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30余年,在国际上独创梅氏微创房颤手术和微创二尖瓣手术同期双极钳消融房颤手术术式,在国内首创微创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创新性开展了微创二尖瓣修复技术,是国内最早开展大血管病杂交手术和复杂先心病改良TCPC手术的专家之一。已主刀各类心血管手术12,余例,成功率达到98%以上,居国际领先水平。在肺、食管、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方面具有很高造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出版著作8本。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
丁芳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副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年至澳大利亚WESTMEAD医院胸心外科进修。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先天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党员;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百人”培养计划及上海医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后”培养计划。年获厄尔.巴肯奖学金一等奖。擅长:心脏瓣膜病手术,婴幼儿及复杂先心病手术,胸部大血管疾病手术及冠脉动脉搭挢手术。对肺癌,食管癌等肿瘤的外科治疗也有较深造诣。从事心胸外科专业20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交通大学医学院项目1项。还参与完成多项国自然和省部级课题,是国内最早开展非体外循环下上腔—肺动脉连接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心病,胸部大血管疾病Hybrid手术的专家之一。
肖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年12月至年6月获上海交大医学院王宽诚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医院胸外科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多伦多总院进行学术交流。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普胸外科专业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组青年委员。擅长肺癌、食管癌、胸廓畸形(漏斗胸,鸡胸)、纵隔肿瘤、食管裂孔疝、手汗症、膈膨升、气管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近几年来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心胸外科专业论文30篇。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鸡胸微创胸骨沉降术、先天性膈膨升微创膈肌折叠术、手汗症经脐双侧胸交感神经烙断术、食管裂孔疝和贲门失迟缓症的腔镜微创矫治术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王明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副主任,医院崇明分院心胸外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年赴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进修一年,获得年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Fellowship奖学金。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综合治疗医学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委员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擅长:微创肺癌根治术及肺部小结节诊断及微创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治疗。各类成人及儿童疑难纵隔肿瘤开放及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胸部疾病包括胸壁畸形(漏斗胸,鸡胸),纵隔良恶性肿瘤,肺囊肿,肺隔离症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主持及参与包括国家级课题在内共9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1.《肺结节诊疗手册》,副主编。2.《灾害事件中移动ICU救治手册》编者。3.《战创伤急救小分队救治手册》编者。4.《急诊抢救手册》编者。
汤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年至荷兰医院胸心外科进修,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担任《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书籍的主审。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荣获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擅长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微创杂交治疗有丰富经验,如: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的介入及杂交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功能衰竭等。已参与完成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从事心胸外科专业17年,是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及胸心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冠心病外科、心血管病杂交治疗专家。
马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和年分别在德国斯图加特SANA心脏中心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RPA医院心胸外科进修学习。从事胸心血管外科专业10年来,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心脏及大血管等各类手术2余例,每年施行胸心外科手术余例。荣获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ISMICS)最佳论文(第一作者),与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医师分会胸腔镜学术委员会委员。擅长房颤的微创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病的置换和修复手术(包括各种微创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开放和腔内修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及微创治疗。在瓣膜病,心房颤动及冠心病的诊治和微创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上海市科委课题3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在心血管领域国际大会上发言。
鲍春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学博士后。研究内容: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抑制CXCR3表达减轻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年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医院移植免疫实验室进修研究,研究内容: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对T细胞的激活、增殖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影响同种心脏移植效果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擅长心脏瓣膜病手术,胸部大血管疾病手术及冠脉动脉搭挢手术,婴幼儿及复杂先心病手术。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疾病手术。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上海市科委、教委课题7项,另作为课题负责人及第一申请人承担院级课题2项。
朱家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1-.6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医院进修心血管外科,系统的完成北美正规心血管外科的Fellow培训,包括临床Fellow培训2年以及科研Fellow培训1年,主攻方向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包括儿童及成人)。积极开展临床和基础的研究,对肺静脉狭窄、单心室循环衰竭和心室辅助、以及法洛氏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合并粗大侧枝的治疗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分别在和年在美国胸外科协会年会(AATS)上作口头发言2次,和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AHA)上报告发言2次。擅长:婴幼儿、成人的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及微创治疗,心脏瓣膜病的置换和修复手术(包括各种微创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开放和腔内修复治疗。熟悉心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手术。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上海市科委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通讯作者1篇,第一作者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0分。年入选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科研培训计划,目前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李国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临床从事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手术、化疗、介入等综合治疗及胸部良性疾病的诊治、胸腔镜手术等并从事相关的临床科研工作。在国内最早报道肺癌伴胸水的手术治疗,并发表了有关恶性胸水的系列论文,使部分伴有恶性胸水的肺癌病人得到了包括手术在内的更好治疗。荣获上海市职工发明金奖。擅长超微创漏斗胸、鸡胸矫正,肺、食管、纵膈、胸膜腔恶性肿瘤及良性疾病的以手术、胸腔镜为主的综合治疗。熟练地运用支气管镜、食管镜检查及治疗技术,结合胸部CT等影像资料,术前对肺部、食管疾病的性质、能否手术切除及切除的范围做出精确的判断。已主持、参与及完成上海市科委课题2项。参与编写“现代消化道外科机械吻合手术”一书。拥有专利8项,发明了超微创漏斗胸及鸡胸矫治钢板及手术方法,使我院在漏斗胸的治疗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胡丰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苏州大学博士。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年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至今。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食管癌、贲门癌、肺部小结节、肺癌、漏斗胸、手汗症、脓胸的微创治疗;巨大纵隔肿瘤及胸壁肿瘤的治疗以及复杂胸外伤、气管肿瘤、气胸等疾病诊断治疗。尤其擅长肺结节的术中定位及微创治疗。从事胸心外科专业15年,参与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作为第1作者于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心胸外科专业论文6篇。每年实施胸心外科手术余例,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欢迎新老朋友,长按下方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好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