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小东医院胸外科接受了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NUSS矫治术。手术在胸腔镜下快速、安全、微创的完成,术后效果满意。
胸腔镜下手术中
术前胸骨凹陷畸形
术后矫形效果满意,胸壁上只有左右两侧各3cm小创口
科普漏斗胸
?简介:漏斗胸是指以胸骨剑突为中心的前胸壁凹陷,范围包括胸骨下端下陷,两侧肋软骨向后凹陷,是最常见的胸壁畸形,占胸壁畸形的90%,发病率1/,15~40%的病例有家族史,有一定的遗传性。
病因:漏斗胸畸形的原理尚未明确,大多数人认为漏斗胸是由于下胸部肋软骨及肋骨发育、生长过度挤压胸骨移位,使其代偿性向内凹陷形成漏斗胸。并由于膈肌的胸骨部发育过短,使胸骨代偿性地向后移位,这也是漏斗胸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
诊断:本症通过外观检查即可诊断。即胸骨肋骨凹陷,腹部前凸,颈肩前倾,驼背,年长儿可有脊柱侧弯。但需对漏斗胸的程度、心肺功能和患儿心理精神状态作出全面评价。程度:Haller指数,又称CT指数,为CT扫描胸廓最凹陷处的横径和前后径的比值,为新的评估指标。
外科微创治疗:
DonaldNuss于年提出设想并开创了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治疗新时代。
手术指征:
1、CTHaller指数大于3.25;
2、肺功能显示限制性或阻塞性气道病变;
3、心电图、心超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尖瓣脱垂等异常;
4、畸形进展且合并明显症状;
5、外观畸形使患者不能忍受。
手术时机:
NUSS手术年龄跨度较大,NUSS最初要求手术年龄需大于12岁,目前多数中国医生的观点认为手术年龄大于4岁比较合适,已得到NUSS本人的认可。其原因有:骨骼可塑性强,术后效果佳,术后恢复快,早期消除心肺压迫,早期纠正患儿心理障碍,术后复发率低。
误区:漏斗胸是由缺钙引起,缺钙与佝偻病的联系早被人们证实,但佝偻病指的是全身骨骼发育的异常,这种异常如果出现在胸廓的话,多表现为鸡胸或者复杂的畸形,很少表现为漏斗胸,所以漏斗胸的发生与缺钙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时至今日,医院的儿科甚至胸外科病房里,医生依然向患者解释缺钙是漏斗胸产生的原因,使患漏斗胸的孩子们没完没了地补钙。这不仅没有起到治疗的效果,还耽误了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让患者身心都备受煎熬。
术后注意事项:
1.注意姿势、体位;不翻滚,少屈曲;平时站立、行走时要保持腰背挺直,不要弯腰含胸;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沐浴(拆线后2~3周)。
2.睡觉保持平卧,避免碰撞伤口及周围,避免外伤、剧烈运动,造成钢板移位影响手术效果或损伤肋间血管及组织。
3.术后1月即可正常上学及工作,在拆除钢板前避免MRI检查。
4.术后1月内避免持、背重物(包括较重的书包)及弯腰动作,不猛的扭动上身,1个月复查后可以进行常规活动。
5.如伤口周围局部突起、肿胀、有分泌物应立即复诊。
6.后3月内不要弯腰搬重物,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与身体的接触性运动,而后可恢复正常运动。
7.支架在体内保留2~4年,要定期复诊评估胸壁畸形矫正的效果,取出支架前不要进行对抗性运动。
8.如患儿生长发育较快,胸廓增长迅速,可能出现钢板移位或双侧凹陷压迫肋骨,应及时复诊。
9.如有外伤、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应立即复诊,拍胸部正侧位片。
10.取出钢板后2天内应限制运动,以后完全恢复正常,以后每年应随访1次评估胸壁矫形效果。
小结:Nuss手术矫形效果满意,手术创伤小、不输血,安全性高,不需切除肋骨和截断胸骨,术后恢复快,Nuss手术已成为矫正漏斗胸的首选术式。
?漏斗胸,是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的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2或第3肋软骨水平开始,向背侧到剑突上形成船样或漏斗样畸形,其常是家族性的疾病。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的两侧第3~6肋软骨向内即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可使心脏受压移位,肺也因胸廓畸形而运动受限,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患儿活动后心悸气促,常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漏斗胸的症状在3岁以后逐趋明显,凹胸,凸肚,消瘦,发育差,应积极治漏斗胸,是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的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2或第3肋软骨水平开始,向背侧到剑突上形成船样或漏斗样畸形,其常是家族性的疾病。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的两侧第3~6肋软骨向内即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可使心脏受压移位,肺也因胸廓畸形而运动受限,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患儿活动后心悸气促,常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漏斗胸的症状在3岁以后逐趋明显,凹胸,凸肚,消瘦,发育差,应积极治漏斗胸,是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的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2或第3肋软骨水平开始,向背侧到剑突上形成船样或漏斗样畸形,其常是家族性的疾病。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的两侧第3~6肋软骨向内即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可使心脏受压移位,肺也因胸廓畸形而运动受限,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患儿活动后心悸气促,常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漏斗胸的症状在3岁以后逐趋明显,凹胸,凸肚,消瘦,发育差,应积极治漏斗胸,是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的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2或第3肋软骨水平开始,向背侧到剑突上形成船样或漏斗样畸形,其常是家族性的疾病。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的两侧第3~6肋软骨向内即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可使心脏受压移位,肺也因胸廓畸形而运动受限,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患儿活动后心悸气促,常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漏斗医院每周三下午为肺结节诊治中心多学科门诊(MDT)时间,MDT由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联合为肺结节患者会诊,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
心胸外科门诊楼-五楼,门诊,门诊时间: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吴康康
叶建明范庆浩章晓毅姚慧韬鲍献荣赵涵周二下午
名医门诊
医院每周三下午为肺结节诊治中心多学科门诊(MDT)时间,MDT由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联合为肺结节患者会诊,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