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是关节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多发于负重关节,以膝关节、腰椎、颈椎为主。骨质增生涉及多种临床表现,不同发病部位症状表现会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症状存在。
什么是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困扰大多数中老年人的一个问题,但实际上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一种正常退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脊柱和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所以中老年人一般会有颈椎、膝关节等较大负重关节的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骨质增生是怎么形成的?
1、病理学: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组织学: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3、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
4、生化改变: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5、营养学: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是应力反应的结果。
骨质增生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长期的工作劳损、饮食中缺钙等因素都会引起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常常引起神经性疾病尤其是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增生,压迫神经丛,导致相对应的器官组织疼痛。
骨质增生有什么表现?
1、肿胀:通常累及一个或几个关节,关节僵硬、疼痛,有时肿胀,是骨质增生的症状表现。
2、活动受限:关节囊纤维化,骨赘,关节面不平或游离体嵌入,可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活动时可发生细的或粗的磨擦音。
3、疼痛:骨质增生的症状从轻微到很严重,活动后减轻,负重和活动多时加重。
4、僵硬:休息可使中度关节僵硬加重,称为“胶化”,是一种弹性僵硬与磨擦和粘连不同,手指或大关节僵硬可严重影响功能。
5、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左右不对称,关节面钙化变形;新骨形成,如边缘性骨刺,骨嵴、骨膜下新骨形成骨桥、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内骨化,关节假性囊肿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存在。
骨质增生多在中老年阶段出现,越是高龄,对于骨质增生的防治更应多加注意。可以通过饮食加锻炼,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来积极防治。
如何预防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可发生在全身各关节处,在不同部位会有不同临床变现,既然将骨质增生症称为一种修复生理现象的副产品,在理论上是不可预防的,但以它的“副”字上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最起码延缓症状进程还是可以讲的,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如何有效预防骨质增生: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3.及时对骨质增生的治疗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
4.骨质增生的预防还包括减轻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生活细节很重要
随着严冬临近,要做到有效防止或减轻骨科疾病复发,还应注意生活细节。首先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暖,比正常人提早穿上厚衣服,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下工作生活;二是均衡饮食,注意补钙、维生素,控制蛋白质、胆固醇的摄入;三是进行规律复健运动,可以强化腿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在温水泳池中做水中运动,游泳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四是平时要选择合适的鞋,尽量走平路,少走上下坡路,少走楼梯;五要注意不要乱食补、吃保健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