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儿童鸡胸
宝宝鸡胸
鸡胸怎么办
鸡胸治疗
婴儿鸡胸
鸡胸驼背

空中课堂远离小儿佝偻病,宝爸宝妈要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佝偻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特别是重度佝偻病,如O型腿、X型腿、鸡胸等很少见了,但是我们北方地区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骨骼发生改变,严重的会遗留骨骼畸形。

作为父母,看到孩子多汗、o型腿、长不高,是不是就会担心孩子得了小儿佝偻病?为了缓解宝爸宝妈们的焦虑,更清楚地了解小儿佝偻病,本期“空中课堂”节目,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赵新勇为大家讲解如何预防小儿佝偻病。

根据佝偻病的发病过程,临床分为四期:

1初期(早期)

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躁哭闹、多汗、枕秃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

2活动期

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明显的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骨骼改变可见颅骨软化(6个月内婴儿),按压颅骨有压乒乓球的感觉,6个月以后发展为方颅、手(足)镯、肋软骨串珠样凸起、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体征。

3恢复期

以上任何时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未正确治疗,常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鸡胸等。

如何预防小儿佝偻病

应从胎儿期就开始预防,孕妇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物质。

孕妇可于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D-U/d。如有条件,孕妇应监测血25-OH-D浓度,使体内维生素D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

婴幼儿期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最简便、有效的措施,晒太阳的时间逐渐增多,平均户外活动应在1-2h/d。过量日光照射亦影响儿童健康。

提醒: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应避开正午时间,避免日光直射。尽量选择夏季早晨或午后晒太阳,这个时段的紫外线不仅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且对皮肤的伤害较小。

维生素D的补充

婴儿每天补充维生素DU/d,非常重要,可预防大部分佝偻病。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属于高危人群,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U/d。连用3个月后改为U/d。

足月儿生后-5-7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U/d,至少补充到2周岁

如何治疗小儿佝偻病

确诊为佝偻病的婴幼儿应尽早、正规治疗,控制病情,防止骨骼畸形。

首先,应该合理饮食,确保饮食中钙的补充,保证每天毫升牛奶。坚持晒太阳每天1-2小时(6个月以下避免直晒)。

其次,维生素D治疗。活动期口服维生素D-0U/d,连服至少1个月,可根据情况改为-U/d,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应加强维生素D补充。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肌注维生素D3、15-30万U1次。应监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25-OH-D水平。

正规治疗1个月后,如患儿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时,应考虑其他代谢性疾病、到医院全面检查。

佝偻病会影响小儿骨骼的生长,对智力、免疫力可能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以上仅为综合治疗建议,具体个例请谨遵医嘱。)

想了解更多,可进群咨询。孕产妇、儿童家长扫码进群,或加(备注孕产妇或儿童家长),联系。

孕产妇疫情保健群

儿童疫情保健群

工作人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jiej.com/jxzmb/13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