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星期五
虽然都已经进入了年,但仍有不少家庭有着这样的传统:家里有小宝宝降生后,都会选择来个五花大绑...
而且还振振有词:绑腿怎么了?孩子爸我就是这么绑过来的,也没见有啥毛病!不绑以后罗圈腿怎么整?!
每当糖妈听到他们自信满满地觉着绑腿不仅能纠正孩子的罗圈腿,还有不少其他的好处的时候,我都会开始心疼那些“无法动弹”的孩纸们...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刚好前几天糖妈受到以为妈妈的留言,她说:“我知道新生宝宝的双腿肯定是有些弯的,可我的孩子已经长到一岁,两条腿还是像‘O形腿’,孩子一直在吃钙片和补充维生素D,饮食也很注意,怎么会这样呢?这么下去弄成个‘罗圈腿’,长大了可怎么办呢,会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呢?”
所以我今天就要对“罗圈腿”给大伙儿科普一下!希望妈妈们不要再传统的带娃方式苦了各位宝贝们了~
什么是罗圈腿?
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O形腿或者X形腿,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的,我们叫它生理性的O形腿或者生理性的X形腿。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病,腿形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慢慢自我纠正。
但也有特殊情况,有些先天性的畸形或者发育异常也会造成上述腿形,比如佝偻病、布朗特病,还有很多代谢性疾病也会引起腿部畸形。
孩子的“O形腿”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的,可以通过年龄判断,孩子刚出生时“O形腿”最严重,慢慢会自行纠正,大多数孩子到2岁左右腿形都能得到纠正。
2岁到4岁这个年龄段会出现另外一种畸形,就是“X形腿”。腿本来朝内弯,慢慢变成朝外弯,从O形慢慢变成X形,这种情况也很常见,不需要特殊处理。
“大多数孩子到6岁左右,腿部畸形会得到改善。打个比方,孩子的下肢生长发育过程像小树苗一样弯弯曲曲成长,经过自行修正,最后会生长得非常好。”
婴儿罗圈腿的症状
新生婴儿的出身总是让父母考虑很多的问题。比如:经常有家长担心:“我的孩子双腿总是并不拢,是不是‘罗圈腿’呢?”那该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患上罗圈腿呢?婴儿罗圈腿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呢?婴儿罗圈腿的症状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
新妈妈们都会发现,宝宝的腿总蜷缩着,即给他拉直后,可手一松,宝宝的腿又弯曲了。
事实上,不足3个月大的宝宝,下肢的胫骨(膝关节以下的长骨)朝外侧弯曲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如何区分孩子的腿是不是正常蜷缩呢?
在这里,糖妈教你们一种办法。家长可以让宝宝仰卧,然后轻轻拉直宝宝的双腿,让其脚跟处并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膝盖和踝关节也是并拢的;倘若膝盖分开超过了6厘米以上,家长就医院检查,以尽早确诊是不是罗圈腿。
罗圈腿应该怎么治疗?
◆按摩法:家长可让宝宝平躺着,然后抓住宝宝其中一条腿的大腿和小腿,手放在关节处,把它往畸形的反方向轻柔按摩,注意一定要轻,避免用力过度,要慢慢调整,建议可以每天坚持3-5次。
◆夹板固定:可在宝宝晚上睡觉时做。找一个和宝宝膝盖宽度适中的木板,先把木板用软布包住,这样可以防止压伤孩子,然后把它固定在关节处,慢慢一点一点的调整,注意不宜过紧,经防止血液不通畅。
◆8步矫正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带着宝宝让他向后倒步走,这样可以矫正宝宝的走路姿势。可来回倒着走。8步一个轮回。
上面就是关于婴儿罗圈腿的矫正方法,如果宝宝罗圈腿不是很严重的,不妨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有的是可以矫正过来的,当然如果宝宝罗圈腿过于严重的,医院进行治疗。
一般比较重的且超过5岁黄金矫正时期的,医院调整,另外家长要注意,矫正罗圈腿千万不要用“蜡烛包”法,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罗圈腿会遗传吗?
答案是不会的。罗圈腿一般来说是不会遗传的,罗圈腿是由于先天或者出生后缺钙引起的。比如:在怀孕期间孕妇缺钙严重,从而会导致出生的婴儿出现罗圈腿,鸡胸。串珠胸等。
最后糖妈想说的是,其实小婴儿看起来都是有些罗圈腿(O型腿),而在真正医学上的O型腿都是指在孩子会站立行走后才去判断的。平时只要多注意晒晒太阳,补充维生素AD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再用那些老方法害了宝贝们!
作者/糖罐小妈
插图/网络
表情/糖妈
Sugartch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