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的药浴疗法」
0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以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甚至鸡胸肋翻,下肢弯曲等为特征。
本病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以冬春两季多见,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工业城市高于农村,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病率高于母乳喂养者。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病情重、迁延失治者,常可遗留骨骼畸形,甚至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02
辨证论治
一、脾肺气虚1、症状:形体虚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发稀易落,肌肉松软,大便不实,纳食减少,囟门开大,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软无力。
2、处方
组成:苦参、茯苓、苍术、桑白皮、白矾各半两,葱白少许。
用法:熏洗法。上药锉细,每浴时取一两,加入清水ml煮沸,倒入盆中。趁热先熏蒸,熏蒸至温度适宜时再行坐浴。每日熏洗1次,每次20-30分钟。温暖处避风熏洗。
功用:健脾补肺。
二、脾虚肝旺
1、症状:头部多汗,面色少华,发稀枕秃,纳呆食少,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甚至抽搐,囟门迟闭,齿生较晚,舌淡,苔薄,脉细弦。
2、处方
组成:柴胡、草乌头、赤小豆、吴茱萸、羌活、晚蚕砂各1两为末,黑豆3升。
用法:取黑豆用热水泡少顷,去黑豆,放入药末,煮沸,盛入盆中熏患肢30分钟。每日1次,每日1剂,治愈为度。可同时服用益脾镇静散。
功用:健脾平肝。
三、脾肾亏损
1、症状:面?虚烦,多汗肢软,神情淡漠,智力不健,出牙、坐立、行走迟缓,头颅方大,鸡胸龟背,肋骨串珠、外翻,下肢弯曲,或见漏斗胸等,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2、处方
[处方1]
组成:龟尿。
用法:擦洗疗法。取上药适量,擦洗胸骨及背部。每日1次,温暖处,避风擦洗,治愈为度。同时内服补肾地黄丸。
[处方2]
组成:草乌头、当归、地龙、木鳖子、紫贝齿、椒目、葱须、荆芥各1两。
用法:淋洗疗法。上药为末,加水ml,煎煮30分钟,去渣,候适温,使小儿露脚趾甲,从上淋洗至下。每日1次,每日1剂,治愈为度。
功用:补肾填精。
-END-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看病就医,请到专业机构。
版权声明: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