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性呼吸道感染以反复不断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为主要征象。
上呼吸道感染一年达5-7次,下呼吸道感染一年达2-3次,且每次上呼吸道感染可达10天以上,下呼吸道感染可达3周以上,往往旧感初愈,新感又起,或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很快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
该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6岁,是宝爸宝妈最为头疼的疾病。
今天给各位宝妈们分享一些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实用推拿小方,一起来看看吧!
1运内八卦次
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个圆,八卦穴就在这个圆上。称为运内八卦。
手法: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质,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尖轻轻的由乾卦起,以顺时针的方向推运至兑卦止,周而复始画圈,手法力度一定要轻。
2清肺经次
无名指螺纹面由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无名指根部向指尖方向直推。
作用:清肺热,调节孩子因外感风热引起的咽部不适。
3揉板门次
板门位置在拇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
清胃热、止吐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调三焦之气,主治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帮助小儿解决胃动力不足的问题。
4清天河水次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直推向肘横纹,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热解表、宣肺除烦
5清大肠次
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
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6清补脾次
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赤白肉交际处。
清补脾即来回推之。(最好将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
作用:
健脾胃、补血气,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7揉风门1分钟
风门位于第2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用两手拇指指腹、或者两手食指中指两指着力该穴,按揉直至有酸胀感。
作用:
解表通络、止咳平喘,多用于防治感冒,咳嗽气喘等症。
8揉肺腧到微微发红为止
肺腧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用拇指指腹按揉肺俞穴2-3分钟后,再横擦肺俞以热透为度。
作用:补肺益气、止咳化痰,主治孩子咳嗽、气喘、鼻塞等。
9揉定喘1-2分钟
位于背部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把孩子头低下,用手在颈后摸索,会在颈后摸到隆起的一块突起的硬骨,这就是第七颈椎棘突,它的下缘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
用拇指指腹按揉。
作用:补肺益气、止咳化痰,主治孩子咳嗽、气喘、鼻塞等。
若反复感冒、时时咳嗽,咳嗽有痰声,经常出汗,偏食少食,形体较瘦,四肢不温、倦怠无力,大便稀溏,或有鸡胸龟背,囟门不闭,发育迟缓,可加推补肾经、揉二马、揉一窝风、推三关、揉脾俞、擦脊柱两侧膀胱经、捏脊。
1补脾经次
脾经位于拇指外侧缘或拇指螺旋面
顺着拇指外侧从拇指指尖推至指根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多用于防止疳积、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2补肾经次
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补肾经
作用: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温馨提示:肾经宜补不宜清)
3揉二马次
位于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之间。
用拇指着力该穴按揉
作用:补肾滋阴、利水通淋、多用于虚热喘咳、小便赤涩淋沥等症。
4揉一窝风次
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
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
5推上三关次
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多用于腹痛、腹泻及感冒风寒等虚寒病症。
6揉脾腧穴次
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用大拇指着力按揉一侧该穴,再以同样的方式按揉另一侧。
7擦膀胱经2-3分钟
位于脊柱一侧
用一手小鱼际着力于膀胱经进行擦法,反复操作直至发红。
8捏脊3-5遍
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
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若反复感冒发烧,夜间睡眠不安,打呼噜,频繁翻身,踢蹬被子,口臭,手脚心热,平时喜肉食,可加清胃经、清小肠、揉掌小横纹、退六腑,推下七节骨。
1清胃经次
胃经在手掌面拇指第一节
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多用于腹胀、便秘等症。
2清小肠次
位于小指尺侧面,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直线
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小指尺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或食指桡侧面从孩子小指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清热利尿,多用于防治小便赤涩等症。
3揉掌小横纹次
位于掌面小指尺侧根纹下小横纹处。属点性穴位。
操作时用揉法,用母指螺纹面按住小横纹左右揉。
主要功效是宣肃肺气,消肺炎,又能化痰涎,并有疏肝郁的作用。
主治口疮,流口水,肺炎气管炎百日咳等,一切痰雍咳喘皆有良效。
4退六腑次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多用于防止高热、惊风、鹅口疮、便秘、咽痛腮腺炎等症。
7下七节骨2-3分钟
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外侧缘自上而下直推。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