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这个名词,应该没人会听着陌生,因为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都是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组成了人体非常庞大的体系,能够彼此调节,携手发挥巨大的生理功能。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不少听过各种各样补蛋白的词句,“想补蛋白要靠蛋白粉”“这种食物蛋白含量高多吃点”“这个是动物蛋白,那是植物蛋白”。
那么这些说辞到底应不应该听信呢?让小编来探个究竟
首先,我们人体需要蛋白质来负责构成、修复组织及器官,并且保护我们免疫系统免受危害,人体的免疫细胞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一旦身体中蛋白质缺少,就会引起免疫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免疫力下降。当人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的时候,就像缺乏了原料,那么人体会启动“拆迁”机制,对肌肉等富含蛋白质的组织进行动用,把蛋白质释放出来,供人体能量的需求。缺乏蛋白质会延长患者进入恢复期的时间,并且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另外,肿瘤患者太缺蛋白质了,确实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而且肿瘤患者比正常人补充蛋白质含量还要多,因为肿瘤就好比个“小偷”它会狡猾地从人体血管当中偷走营养物质供给自身用。
瘤子吃掉了我们人体的营养物质,人体自然就相对缺乏蛋白质了,所以这个时候,肿瘤患者就更需要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来增加身体抵抗力。
美国抗癌协会推荐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鱼肉、禽肉(鸡、鸭等)、畜肉(猪、牛、羊肉等)、鸡蛋、低脂奶制品、大豆以及豆制品等。
讲到这里大家都已经明白肿瘤患者为什么这么需要补充蛋白质以及吃什么补蛋白了吧。
那么重要问题来了,一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呢?
1.首先大量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如果蛋白质摄入量远远超过人体的需要量,多余的蛋白质就会从肾脏滤过,就会出现蛋白尿;2.其次大量蛋白质摄入,因蛋白质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尿素氮”需要在肝脏中合成尿素(具有毒性)排出体外(尿素排泄路径:尿素在肝脏合成,再转运到肾,经血液过滤即可排出体外)。如果尿素排出的速度没赶上生成的速度,身体尿素过多,会导致食欲下降、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我们人体需要蛋白质量是有限制的,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正常人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
成年男、女轻体力活动分别为75g/d和65g/d;
中体力活动分别为80g/d和70g/d;
重体力活动分别为90g/d和80g/d。
但是肿瘤患者因为还存在肿瘤的消耗,因此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1-2克蛋白质。比如一位60公斤的患者,每天需要蛋白质量为60*1~60*2,即60~克。
给大家看一个表
举例午餐:中午吃克鱼肉、克米饭、克黄豆芽、50克鸡胸肉,可获得蛋白质的含量为16g+5.6g+10g+11.5g=43.1g,一顿午餐就达到最低需要量(60~g)的一多半,再加上早餐和午餐,那么达到人体蛋白质需要量就不难了。
肿瘤患者补动物蛋白好,还是植物蛋白好呢?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动物蛋白质质量好、吸收率高,属于优质蛋白质,但同时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对人体不好);植物蛋白质利用率普遍偏低。如果吃太多植物蛋白类食物,蛋白吸收不好;如果只吃动物蛋白类食物,一不小心脂肪摄入超标,同时也缺乏人体所必需的膳食纤维。因此,我们倡导均衡膳食,将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结合食用最好,就好比一嘴瘦肉一嘴豆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