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治病调心为上,外治为主,辅以食疗,最后药物,而近现代王凤仪、刘善人也提出了“性理疗病”之说等等。
古中医特别强调情志、心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很多疾病的内因之所在。性理之说则是认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信、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是疾病的根源,疾病是外来的,调整好“心”,疾病自走。
如今,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家庭婚姻的往往不尽如人意,现代人几乎都时刻处于心绪不宁、情志不遂的状态(七情失调),因此,各种疾病丛生,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心治被中医学边缘化了,很多中医只管开方用药,极少真正去治心了,但仍有很多真正的师承中医在坚持这个理念,这其中就包括来自山西太原的名医张建银老师,他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本者心也;治心为首,阴阳为纲,通血为要,治病者必先治心。
本文讲几则张建银“治病先治心”的案例:
某女性,57岁,身患胃间质瘤、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前段时间,夫妻结伴求诊于张老师,初诊发现其存在气滞血瘀、肝郁、肾虚,以及颅骨侧旋等问题,经与夫妻俩交谈得知,该女性性格刚强,与丈夫关系长期紧张,其胃病、子宫肌瘤等症与性格、家庭关系有极大的关系。张老师了解其病情后,告知她要想康复,必须打开心结,随后通过跟她与丈夫两个多小时的谈话治疗、身心灵引导之后,患者当场精气神大为改观,心情愉悦,其后通过三次身心灵疗愈,如今,该女性的情况已大为改善,在各地游玩;
某年轻夫妇,女性有宫寒等妇科问题,男方则有肾虚的不适症状,来诊时,男方一脸愁容,全程闷闷不乐、低头不语,女方则十分焦虑,后张老师从与女方的交谈中得知,男方一直是这种苦闷的状态。张老师在诊治过程中,除对夫妇俩身体内外治之外,还为其进行了心理上的疏导,第二次来诊时,男方已有了笑容,女方也已不焦虑了。至今复诊了五六次,男女精神状态、身体状态都有了极大改变,男方像换了一个人,非常乐观开朗,身体不适也已基本康复,整个人年轻帅气了不少,而夫妻俩关系也比以前和谐了不少,自述已基本不吵架了,如今夫妻关系和谐,现已在备孕;两人对张老师非常的感激;
某律师,高血压十多年,半年前体检发现其出现了全身性动脉硬化,妻子陪着看诊,来诊时,夫妻两都十分焦虑,妻子在咨询过程中,几次落泪,非常担心丈夫的健康,张老师发现他们的这种情绪状态,对患者本人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于是花费了很多时间,为他们讲解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成因及治疗方案,尤其指出男方长期以来性格的缺陷对治疗的不利,想要真正康复,必须首先改变性格和生活方式。该律师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在真正详细了解了自身的病情、病因,以及真正的康复之道后,对自己有了很大的信心,并在张老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谈话中,整个人的心态也乐观、爽朗了许多,表示自己以后要从内到外,换一种活法,其后,张老师为其调理后,自述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感到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舒适自在。
张老师在接诊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依患者的文化观念而进行深入浅出的讲病,为此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接诊时间。在张老师看来,患者只有真正理解了自身和家人的疾病到底从何而来,到底如何能达到健康,才能拥有康复的信心信念,对于正确的疗法才能坚持,而这对于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疗愈是至关重要的。
更为神奇的案例
十五年前,有位肺癌患者,病情严重,又因无钱医治,故在家待亡。后张老师让这位患者及其子女们,经常对自己和别人说“病好了”,过了大半年,医院检查时,肿瘤已然控制住,不再危及生命了;
三年前,一位有二十多年病龄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求诊于张建银老师,张老师通过祝由术以及家族排列等身心治疗后,当场康复了一大半;
(确保以上案例真实可靠)
这就是“心”的力量。
如今,医者多重“术”,而弃“心”,或只治“心”,而不晓“术”,都偏离了医学大道。身心为一体,有心病者,其身必病;心无病,而身有病,调节其心,助其信念,则治病更佳,故治病首需治心。
外治身体,内治心灵,身心皆愈,才是天地平衡,方能真正祛病之根,真正康复。
七情为疾病内因,六淫为疾病外因,以药、针、灸等祛除六淫外因,而忽视七情内因,忽视“心”的力量,是导致很多疾病,中医治不好的原因所在。
很多患者遍寻名医,汤药方剂、针灸推拿等都尝试过,但病情并不见好转,但高明的医者,不仅仅是高超的医术,博古通今的医学认识,更要懂得医学大道,懂得“心”的重要性,信念的重要性,利用“心”与信念去治病,如此才为最高明的医者。王善人、刘善人是这样,山西名医张建银是这样,古代神医皆如此。
矢志岐黄勤临证,不弃心治助信念,可成精诚大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