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心血管狭窄指的是心脏上的冠状动脉狭窄,其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是导致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了。那么平常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够防治心血管狭窄形成?
1)饮食调理: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平常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少吃甜食,少吃太油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这些都要少吃,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多吃些蔬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虾肉、瘦肉、豆制品。
2)运动调理:增加运动量,每日至少行走1万步,每周至少2次中等强度30分钟以上的运动,关键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这样有助于帮助降低血脂水平,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
3)生活方式调理:戒烟、戒酒,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4)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遇事心平气和。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气急躁,容易生气和得罪别人。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气和,增加耐性,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5)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心血管狭窄密切相关。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血管才会有问题。却不知道,从30岁以后,我们的血管出现问题越来越多,并且硬化和出现斑块的速度大大增加。当血管轻度狭窄时,人体基本无任何感觉,当狭窄加重或者发生心梗时,人体才会有不良感觉。有时候症状很难区分,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很难区别轻重,所以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果冬季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建议尽早诊治。
总之,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最为关键,良好生活习惯更需要长期坚持,可惜不少人对此认识不足且不能持之以恒。此外,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高血脂等问题发生时,一定要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尽可能去除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疾病因素。
心怡教室,关心健康!作者:冯高科医生推荐阅读:
血压高,小心脑出血!
心梗来临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冠心病装了支架可以运动吗?需要注意什么?
心怡教室有帮助!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