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BYE
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
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村上春树
年,对所有人来说,应该是很难忘的一年。对我来说,这一年的确非常特别,年末的这几天我一直在不断地回忆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五味杂陈,想说的太多太多,如果说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就是“充实”吧。这一年确实在忙忙碌碌,也可以说拼尽全力在做好自己认定的事情,同样,这一年亦是收获的一年,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进步,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的“苦”和“疲惫”。
这是第二年写总结,大学前是每学期会写总结。翻看了一下19年的回忆,应该说19年才是自己转变的开始,从各个方面自己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去年对今年的预想和计划,就是会很忙很不同,虽然也有些大变故,也有些计划和想法没有实现。19年的回忆录是按照每个月都做了什么,今年,确实很多个大事件,比如考研、健身、专业、生活等等。
那就分别展开说吧。
考研
考研算是这一年最大的事情了,从学校回家就一月中了,收拾了很多东西,闲了几天,帮家里干了些活,然后买了单词书开始准备学习,那就是一月底过年那阵,当时疫情正好开始,在家就抄抄单词,也没背多少。当时对考研还并不是很熟悉,也没有个概念,然后从就开始搜集有关的信息,问学长学姐,还看了一些经验帖子。正式开始步入考研应该是三月,这时候知道了一些网课,然后跟着听单词课和翻译课,毕竟在家,有时候觉得自己静不下心学习,自制力差了些,为此还制定了计划表,用了一个软件让自己放下手机,并且记录了每天做了什么事和需要完成的事,为了防止在家学不下去,还去了健身房坐在柜台前面戴着耳机听课和学习。
↑从3月份到10月的计划表
后来慢慢的每天做什么事差不多是固定的,其实有的时候自己也会荒废时间,然后就开始懊悔,当时的情绪也是一阵好一阵差,中间也是反反复复情绪低落,六月份开始做英语阅读真题,刚开始做的很差就开始怀疑人生,基本每天保持一天一篇加上老师讲解,到考研前除了近三年的真题做了一遍,前七年的做了4遍,听说有人刷了七八遍,但就算再做也是会有错误,后面还做了英语一和年前的英语阅读,但是考试还是觉得发挥失常。8月份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小伙伴做研友,我俩约定好互相督促,然后开始做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再互相交流,后来的每一天都是比谁学的多,这时候的状态还是很好的,学习可带劲,但毕竟在家,也是免不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刚开始记单词听课
8月份的时候状态还可以
↑年初的作息统计→最后考前
开学后,先去图书馆占了位,然后进入了学习状态,刚开学的时候也有一些琐事要忙,慢慢地差不多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因为当时还有专业课,只要下了课或没有要紧的事,就坐在图书馆里学习,其实当时上专业课心里也想着文化课的学习,所以对专业课没太上心,想着考研是最大的事。自己有早起的习惯,所以回学校后差不多不到七点就到了图书馆,八点半再去上课,中午吃饭休息下午上完课后继续回图书馆一直到晚上,每天基本上食堂、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
←带去学校的书
6点多的食堂食堂,路灯还亮的黎明,六点半开门的图书馆
十一月份后天冷了,很多在图书馆的同学带来了毛毯,在图书馆远离自习区座位的一些角落,是安全出口的那边,是走廊尽头的窗台,是大厅四周的阶梯和桌面,都会看到有人搬着板凳坐在这里裹得很厚背书,还有很多小马扎,他们有一点距离,都是想自己静静地背书学习不打扰别人。十一月中旬之后,起床时间也慢慢地调早,从5:40分逐渐变成了5:10分,早上起来比较清醒,就复习昨天背诵的内容,到差不缩六点冲个燕麦,或者晚一会去食堂,六点多宿舍门有时候没开就要喊宿管阿姨开门,也遇到过食堂几次没开门等了一会,那么早早饭并不齐全,就只能吃早出锅的包子和蛋炒饭,炒饼也很香。十一月底的时候,我就没有回宿舍睡午觉了,一来一回太耽误时间,差不多11点15分准备去吃饭,因为这个时候人最少买饭不用排队,匆匆吃完饭接着回图书馆开始背书,我会去三楼里面那条玻璃窗通道,没有人自己可以站着消化也可以同时出声背书,这里的墙上写了好多留言,有四五年前的考研人的祝福和鼓励,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背半个多小时上去趴着午睡半个小时,一点半多醒来开始下午的任务。
学习回来放下的资料角落里背书的考研人
尽管平常的时间很紧凑,但也有过很多迷茫,我记得当时政治是令我最头疼的,之前做题少,没太重视,本来学理科的我对政治那些没什么头脑,到了做模拟题的时候选择题错一大片,20分左右觉得自己没戏了,为了政治还哭过好几次,然后使劲学政治,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有时候要用一上午。专业方面到了后期才发现有更好的参考资料,埋怨自己怎么没有早知道。专业一自己把知识点整理出来打印,都翻烂了,背的时候也找过方法,边画边记,边写边背,资料上标记的满满的,专业二当时不知道怎么背背什么,看了好多资料但还是没什么头绪,后来从学姐那里知道了一本参考书,就开始自己梳理脉络知识,虽然最后没有完全梳理完,但是我很爱学专业二书法的内容了,每天晚上梳理脉络学习书法史就是最快乐的时光。
摊一桌子学梳理书法史,栏杆和墙上留下的祝福
图书馆九点半关门,回宿舍后接着学到十一点多,戴上耳塞背书啥噪音也听不到,困是肯定的,于是趁着困就刷牙,再困就洗脸,或者就站起来,反正就是想办法让自己不困,有很多考研人在楼道里背书,开着窗户太冷了,裹着毯子打着台灯,也很拼
最久的一次学习时间,早起记录(7:55那天应该是起来忘记了)
考试前半个月,我在食堂吃炸蘑菇,太硬了,于是把我上面的一颗牙崩裂了,一半牙还挂在牙根上,一侧的牙龈已经肿了,每天那么忙,如果出去看牙医太费时间和精力了,于是就简单吃了点消炎药一直坚持到了考完研才去看牙。考前一个星期,也是有点紧张,一紧张就肚子疼拉肚子,连续了好几天。
可以说,认真开始准备考研时,心里就一直有考研这件事,一直告诉自己,考研为重,所以做其他事情都会想着今天还没学什么什么,回想起来,自己在健身房的时候耳机里放着专业课的音频,出门坐公交的时候还拿出英语阅读题做一篇,等车的时候就用手机看看单词,后来去食堂的路上也听政治或者专业音频,吃饭的时候会看一些题目讲解或者记忆口诀。
喜马拉雅反复听的音频,碎片时间刷题看知识点
考研期间,平板就是学习机,微博推荐从美食健身栏目变成了考研内容,音乐也变成了书店纯音乐,厚厚的参考书和习题,还打印了不少的讲义和笔记,自己画知识框架,整理错题
↑电子笔记整理和一些资料
回忆起来,这段日子确实难熬,中间有太多次的崩溃,觉得没有希望,英语作文不知道怎么写,政治选择错一大片,专业也背不过看到真题两眼蒙圈,当时真的真的很抑郁,但是一想到我要考上研究生这个目标,我就觉得像是有了一道光,不过也会经常想到考不上怎么办,又会陷入悲伤,有时候也会自我调节,告诉自己只管努力就好了,一直学一直学,还有时间。盼着赶紧结束这段紧张疲惫的日子,但是又觉得自己准备的还不够想多有点时间,直到考试前一晚,面对背诵的资料,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
小伙伴们经常给我好的鼓励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