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长卿/摄
一
五天的旅程,就像梦一样一闪而过,本应该早点写点什么,但回来之后有很多琐事需要处理,这才抽出身来,算是这次采药的总结吧。作为一个北方人,第一次来到南方,第一感觉就是这的水特别多,有了水一切都看起来有灵气了,自然枝繁叶茂,植被茂盛。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城市绿化做得好,那桥上爬山虎顺势自然生长,充满生命力,似乎与桥融为一体,可以看出设计者是一位有心的人。
刚到茅山就下起了雨,果然是山里的和外面是两个天地,走进观门,石头铺的地面上长满了青苔,墙角边的翠竹,淅淅沥沥的雨,眼前这幅画面让我有那么一瞬间想到了历史久远的某个诗人,只是不知道是谁,肯定有很多诗人为这美妙的景色写过诗,只是各自的心事不同罢了。观里的建筑看起来并不宏伟,但却搭建得很别致,雕刻的很精心,刚进大门就看见一个四四方方的台子,里面有土,也许是刚下过雨的原因,里面形成了一些小水塘,生长着一些小的植物,也就是在这里老师讲了土灯心草和叶下含珠这两味药,起先我觉得老师往台子那边走是想绕过去,没想到他发现了那两味药,我觉得那个台子肯定不是用来长植物的,只是那些植物合理利用了资源,也就没什么不合理的了。
往下走,左边是五味斋,右边是一幅雕像,走下的台子左右两边的墙壁上,转过身来看,壁中有图,两侧写着,“道心托日月,养气擎碧天”,再右边是介绍五味斋,再往下走看见木头做的门框上写着“至乐无乐”,左边是太极演义图,右边是八卦玄门妙,左右两边都有不知道怎么描述,很像古代灌溉的风车做成的桌子的轮子,每一个桌子上面都有一个像古代钟的形状的木制罩子罩在桌子上面,钟的最里面碗口大小的中心绘制了一幅太极图,在这整个的台子上,不需要转身,左边有饭堂,右边有一个练功的制作的跟秋天差不多,只是用脚踩着走的,一连好多个秋天,走起来也颇费些力气。
再往下走,正对着台阶是用黑白两色石头砌成的太极鱼,在它的右边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太极广场,石头的右边有一尊雕像正在练懒扎衣,再往右走又是一个太极图,正对九霞阁,分三层,在塔的外面除过正对太极图的台阶,其余一圈都有石头做的护栏,栏外刻着十五幅图,如卧冰求鲤,尝粪忧心,为亲负米,刻木事亲等,但都是在讲一个孝字,塔的右边有一块石碑是在写百善孝为先,离塔不远处有一面旗,写着一个道字,往下瞧就看见一池碧绿的水偶有颜色鲜艳的鱼儿聚在一起上下游动,池水的左边是一个知青点,里面就是我们上课学习的地方,两边的窗户上都挂着一盆猪笼草,利用它来扑捉室内的小昆虫,窗户外面有一棵棕榈树,再往下走就是菜园,周围被高大的树木包围着。其他的就不再说了。
二
就说说这三天的收获吧,大家都很好,待人都很和气,虽然之前大家都不认识,但几天下来也熟识了不少,那位阿姨还热心地给我们三个传授长高的秘诀,我是用不着了,关键是她们两个,关于这个秘诀当然是个秘密不能说了。在闲聊的时候阿姨,文慧老师,振玲姐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南京好玩的地方,也说了怎样可以不用买门票,但最后我们发现这招不适合我们。
第一次见理安道长,木簪束发,一幅神仙打扮,世外高人,听大家和他探讨道家文化,他的回答总是深入浅出,把复杂的事物融汇到简单的现实生活的小事中,简单易懂,让我也若有所悟。另一位帅道长,医术高明,学医不入俗套,用药不拘好坏,在他看来所有的治病不起作用,与药没关系,都是辩证不准导致的,很有个性,今天只看一个病人决不看两个,用药灵活,不管是毒性药,该用的时候也照用不误,一般人没这胆子,自然人家是山人自有妙计,在这就不过多说了。
接下来该说说对我此次影响最大人邹立思老师,讲课没废话,句句都是精华,采药很专业,在采药的过程中他很敬业,每采到一味药他都会从最基本的讲起,如叶的形状,叶表面的特征,叶的边缘有什么差别,叶尖是怎么的,叶脉有什么变化,怎样就一眼认出这个药是什么,鉴别点在哪里,让人一下子就记住这是什么,除此之外他还讲了药用部位,和功效治疗的疾病,听他讲一味药是在复习三本书。在老师讲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南方的药很多,就随便地上抓一把就有好几味,尤其是藤类药,不管是草质藤本还是木质藤本都让我大开眼界,但没见到大血藤和鸡血藤。老师讲的有好几味药我们的书上都没有,但有的同学还是能把它的功效说完整,真是佩服,这也是南北文化差异吧。南方真是适合药物生长的地方,各种草药随处可见,那些我们平时在书上看到却没采到实物的,这次见了不少,很遗憾,没事先准备一个标本夹,采一次药不容易,要让更多的同学看到学到才算没白跑一趟。再上茅山的时候看见一家买东西的人家外边的石凳上有一包东西,起先我以为是僵蚕,但它比僵蚕胖,顶端又像在开花一样,就问了那位阿姨,她用方言回答我我也没听清楚她说什么,身边的同学说是金蚕花,是南方的一种虫草,类似冬虫夏草,也算长知识了。下山的时候看见了一把伞南星,叶子像一把伞,认识了芭蕉,还说它的叶像芭蕉扇,没想到一查真的是芭蕉。接下来在景山风景区玩的时候,看见了韭莲,在水塘里看见了泽泻,看见了舍友听王兵老师讲的蒲黄,原来是来自长得跟火腿肠穿在竹签上一样的蒲棒上的花粉,还爬在护栏上折了一枝带回来,幸好没被园里的人发现。
在去采药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人活着一辈子到底为了什么,我没有答案,但现在我知道了,就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一辈子也足够了。
三
前天晚上突然想起了从茅山带回来的为数不多几种植物的一部分,从袋子中首先拿出蒲棒(药材蒲黄就来源于它的花粉),捏一捏,惊奇地发现它变软了,刚拿回来的时候很硬,用手很难抠下它的一个毛毛,现在用手一揪就一大把,很柔软,可以用它做个毯子没问题,仔细想想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失去了水份,所以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像有一些同科植物的花,开花是颜色不一样,等到它们失去水份后颜色是一样的,也分不清谁是谁了,这让我很奇怪,就去问老师,老师说是花里面的色素发生了变化,导致颜色改变,也就没有再深究。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水份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一种植物生长在北方叶片是披针形,但到了南方叶片却是卵形或椭圆形,就像前者是因为营养不良是个瘦子,后者却因为营养过剩成了胖子,也挺有意思的。
这个带有片叶子的树枝,是大叶栀子,老师说它截一枝插在水里可以活,结果在我的兜里装了三天,带回来又放了半个月就成那样了,也挺可惜的。再美的东西不去用心栽培它,也是对它的一种伤害。
这两片四周有五个尖刺的是枸骨叶,先端有3枚刺齿,中央的刺齿反曲,基部两侧各有2刺齿,又名功劳叶、苦丁茶、八角刺,此处的苦丁茶:枸骨的嫩叶,在清明前后采摘,水泡后晒干,泡茶喝治头痛、解热。江浙一带销售的苦丁茶为此种,四川、广西与此有区别。此在它的叶和十大功劳的叶子很像,只是十大功劳叶缘每侧各有6-13枚刺状锐齿。而且前者是冬青科的,后者是小檗科的,但叶片都是革质的,耐寒,耐旱,相比于其他纸质,叶片较大的更容易保存。
下面的两片叶子都是桂树的叶,但那片大的可是桂树中的极品,在钟山风景区无梁殿的后面,半圆形的草坪上有一百年的桂花树,被称为“金陵桂花王”,它的下面种着各色(是红色和黄色,粉白色,记不清了)鲜艳的大花马齿苋(别称太阳花),它的后面是民国时期阵亡将士公墓第一公墓的墓地,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只是墓墙后面的树木长的得太茂密完全挡住了碑柱,在前面只能看见葱葱郁郁的树木,没有好奇心的人肯定不知道树木遮盖下的纪念碑,也就很少有人去那里祭奠英勇的将士们了,一个人在纪念碑前站立了很久,心中不知在想什么,只觉得他们的英魂并没有离去,脑海中浮现出他们浴血奋战的画面,战争太残酷,需要用热血和肉体去搏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在名族大义面前相信我们都有那份觉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胜利的到来,是很多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贡献。相信那满园的桂树,可以配得上他们高尚的品格,他们的精神也像满园的桂树一样万古长青。
在上茅山的时候最多见的就是这种植物辣蓼,其实它是在制作六神曲必不可少的药物,其制作方法:取多量面粉与麦麸,与杏仁泥,赤小豆粉,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绞汁,混合拌匀,制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材料,捏成长条状,放入筐内,,复以麻叶或楮叶,保温发酵一周,长出黄菌丝时取出,切成小块,晒干即可。
作者:长卿
编校:长安
阅读更多文章:
静远
春燕来朝
静远
二月二
毅然
桢金古佛的故事
静远
岐山的谣谚
国庆
历史人生与河西走廊
静远
记一位羊妈妈及其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感谢您的治疗白癜风专家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