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你可能学过中药相关知识,可能在平常吃过中药,对于市场卖的那些中药,你能分辨出它们的真假好坏吗?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鉴别方法。
一、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
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
2、看颜色: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
3、看断面: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
二、手摸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三、口尝和鼻闻
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四、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生活中常会用到中药,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平常加入到食物中的中药材的鉴别方法!!!
第一种介绍百合,百合可以煮粥也可以和其他食材一起用来做菜。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百合是常见的药食同源类养生佳品,常见的百合质量问题主要有熏硫还有以其他伪品冒充正品百合的情况,假冒伪劣的百合食用不仅达不到养生的效果,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鉴别要点:
1、看颜色:无硫的百合干色泽蜡黄暗淡,不怎么好看,而含硫的百合干经硫磺漂白颜色是微黄或者白色。
2、看干燥度:无硫的百合干很脆,不压秤,而含硫的百合干为了降低成本,烘干的时候没有彻底烘干水分,比较绵软,没有无硫的那么干脆。
3、闻味道:硫磺熏蒸过的百合会有一股类似于酸味一样的二氧化硫的气味。
第二种介绍一下茯苓,茯苓是茯苓饼的原料之一,也可以用来煮粥,薏仁茯苓粥是一款不错的选择。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如何鉴别出真假茯苓呢?
首先我们要看外观、闻气味、尝味道。假茯苓外形上和真品十分相似,光靠眼睛很难看出端倪。假茯苓大部分是用面粉加少量茯苓粉和匀晾干,切成方形茯苓丁。告诉大家两个简单的鉴别方法:
1、滴碘酒鉴别法:鉴别茯苓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佳的鉴别方式是滴碘酒,因为真茯苓不含淀粉,所以不会变蓝色!
2、开水鉴别法:另外还有一个简便的鉴别方法,伪品茯苓泡水变浑浊,开水一煮,甚至沸水一泡就糊化。
最后一种介绍一下天麻,这种可能大家接触比较少。常用来煲汤。
天麻为常用息风止痉药,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故在各地以伪充真者较多。本品为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重点查处的十八种伪劣药品之一。
“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这是鉴别天麻真假的口诀。这口诀中,松香断面是判断天麻真伪的重要依据。具体地说,天麻采收后因加工压扁,呈扁长椭圆形,皱缩,有时稍弯曲,顶端有尖而微弯的红棕色芽苞(俗称“鹦哥嘴”);末端有圆脐形疤痕(俗称“凹肚脐”)。表面呈淡黄色或浅黄棕色,略透明。
天麻的横切片经水浸后具有伸缩性及粘液,和真茯苓一样因不含淀粉,切片遇碘不显蓝色,这也是常用的有效鉴别方法。
好啦!小编这次就介绍这么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上网了解哦!!!
我国虽然现在加大了对于假中药材的查处力度,但在市场上仍存在有劣质中药材,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在购买时提高警惕,平常多了解各中药材的特性,做到不买假药材,不被假药材骗!!!
策划:药学院学生记者团
责编:范小玉
审核:刘振
药学院记者团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