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生命危在旦夕
之后60多天的时间
他艰难地“浴火重生”
近十个科室精心救治
主治医师和会诊专家全力托举
家人朋友不离不弃
这个过程
既揪心又感动
……
6月20日凌晨,南阳一位16岁男孩壮壮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他乘坐的小轿车发生车祸,同行三人一死两伤。事发后,壮壮与其他伤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较重,几个小时后,壮壮被转医院继续救治。全身多发严重创伤入院时,壮壮是休克状态,呼吸衰竭,肾脏、肺部、颅脑等多处损伤,双侧胸腔积液,双侧股骨干骨折,贫血,头皮撕裂伤,全身多处挫裂伤及擦伤。急诊重症监护科赵菊馨医师评估病情后当即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花季少年遭此劫难,家人既惊恐又悲痛。急诊科主任吴金海、主治医师赵菊馨和全科医护人员迅速展开了抢救。如此严重的病情,对医护和患者本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使用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止血、输血、促醒、营养脑细胞、脑保护、抗感染、化痰、保护脏器功能、双下肢骨牵引,床旁血液净化清除炎症因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抢救治疗措施相继应用。护士们则寸步不离,日夜守护,为使每一侧肢体都处于功能位且皮肤不受压,维持体位的支架都经过精准测量后摆放,每一次翻身都需要四五名护士历时半个多小时完成。经过医护努力,一周后,壮壮血压稳定,意识也有所恢复,病情稍有好转。这艰难的一小步让参与救治的医护及壮壮家人欣喜不已。凶险的“感染关”,是又一考验主治医师赵菊馨说:“如此严重的伤情,接下来我们要经受的考验还有很多。”果然,入院一周后,由于全身多发伤且抵抗力低下,壮壮出现间断高热、寒颤,意识改变,血压下降,肝功能异常,多重耐药菌感染,提示脓毒性休克。如此严重的伤情,严重感染是致命的。急诊科主任吴金海与主治医师赵菊馨根据药敏结果迅速调整抗感染药物、加强营养支持,并调整治疗方案。护士长尚晋和责任护士更换患者各类管道并严格消毒。药学部李灵红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科李卫阳主任、重症监护科冯丽霞主任多次分析讨论,为战胜创伤后真菌性脓毒症提出建议。这期间,主治医师赵菊馨揪着的心提起又放下,放下再提起,为了随时观察病情,她还把洗漱用品及换洗衣服带到了值班室。经过努力,壮壮体温渐渐趋于正常,意识状况也开始好转,肺部挫伤减轻,氧合指数改善。随着病情的好转,医生为壮壮拔除了气管插管,撤掉了呼吸机。壮壮又顽强的挺过了一关。达到手术指标,骨折复位固定经过进一步巩固治疗,壮壮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经过急诊、麻醉科手术部、骨科等科室专家综合评估后决定为壮壮实施骨折复位手术。然而由于患者创伤严重,入院至机体恢复到可耐受手术这一过程的时间较长,局部骨痂已形成,手术难度较大,骨科及急诊科医护人员多次共同协商患者病情,讨论手术方案。7月17日,经过前期充分的评估、论证、讨论手术方案、手术风险及应急处理方案,骨科陈兆兴主任及团队顺利实施全麻下双侧股骨干骨折切口复位植骨内固定术。7月23日,渐渐好转的壮壮转入急诊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壮壮家人送来锦旗感谢急诊科医护从“保命抢救”到“康复治疗”8月6日,壮壮由急诊病房转入康复科,进行后续下肢功能康复锻炼。在前期治疗过程中,壮壮出现了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常会表现出惊恐的神情。据康复科主任杨朴介绍,除了对壮壮的肢体康复进行治疗锻炼外,心理治疗师王亚还定期对壮壮创伤后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经过前期各学科精心的协同治疗和及时的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壮壮身体逐渐康复,精神状态良好,重新展露笑容,也更加阳光坚强。在医护和家人的帮助下,壮壮于8月21日顺利出院。康复科主治医生段庆华介绍,由于股骨骨折正在愈合期,壮壮目前还不能下床走路,但只要骨折完全愈合,按时做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壮壮的肢体功能不久便能恢复。作者丨朱珂珂
责任编辑丨翟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