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引发囤货热议:家里应该常年储备1个多月的食物?一种观点认为,许多人承平已久,危机感松弛,疫情两年,还不知道备货储藏。
食物不要说什么厨房小,储备不了一家人一天三顿,吃一个月的东西。放弃不切实际的口感,大米,药用vc,燕麦片,鸡胸肉,就够吃很长时间,不行再在床底下放一箱压缩饼干。
储备是要提前做的,因为疫情期间封闭是很少给人反应时间的,需要的是提前意识。去年冬天商务部一份建议增加储备的公告,现在看,就是有先见之明……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城市普通家庭房子一共就那么点,除去公摊,都没多少空间了,一个冰箱能放多少?
要是家里常年储备一家人一个多月的食物,算没算过自己每天吃多少,一个人一个月是多少?这些东西需要多少空间,一大家子的储备又需要多大空间。
而且,就算储够一个月又怎么样,再能储备,一家五口吃了20多天,也见底了。事实上,上海有的地方已经封了快一个月了,家里没东西吃了很正常。
食物而且,上海还有大量住公寓的人,他们连做饭的条件都没有,住的空间也很小,能囤半个月吃的就算很不错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储存的地方的,比如说冷冻食品就需要大冰箱,甚至冰柜,吃起来很快的。可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别人都是容易的,换到自己其实没那么容易。
诚然,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因为平常不做饭,所以他们也没有囤货的意思,但难道他们就该挨饿吗?有人有储存的意识,那是他做得好的地方,但不意味着人家没做就活该。
上海疫情引发囤货热议:家里应该常年储备1个多月的食物?当然,上述观点的用意是好的,希望大家有危机意识,但不妨换种温柔的说法,不然就有点受害者有罪的味道了。
食物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