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能抽几分钟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这个15岁少年的不一样的故事。
说到15岁,我们脑海中能够想到的是美好年华,朝气蓬勃,笑谈梦想。然而,今年年仅15岁的胡勇涛,却经历着跟常人不一样的人生。
涛涛是官路镇坑口垟村人,在父母眼里,他是个乖儿子;在街坊四邻眼里,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同学朋友眼里,他是个好伙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惹人喜爱、活泼懂事的孩子,却在一周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颅内透明隔疾病,医院打了整整15年的交道。
虽然经常生病,但他的课基本没落下,自学的内容,比学校授课的正常进度都快。
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涛涛的胃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平时根本吃不下多少饭菜,一天比一天瘦,15岁的他身高只有1米45,体重才50斤不到。
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结伴打着篮球,欢声笑语。涛涛的眼里深深流露出了向往之情,他是多么想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流着汗,打着球,赢了之后大声呐喊。
父亲胡海洪本是一名水泥匠,母亲则在一家塑胶厂上班。儿子的病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在儿子的治病期间,胡海洪因一次车祸,导致右手和右脚都行动不方便。自此以后,家里便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胡海洪说,这些年,医院的路上就是奔走在借债的路上。
由于家里经济拮据,每个月本应输送免疫球蛋白的瓶数,从15瓶减到10瓶,而每个月的治疗费用就高达一万块钱,也正是这延续涛涛生命的药物,十多年来耗尽了涛涛一家人所有的积蓄,胡海洪还卖了家里的房子,并背负了一身的债。
胡海洪说,一个月在他这里过的真的很快,马上又到了这个月的治疗时间,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5年,胡海洪用“熬”这个词来形容自己。
胡海洪心里有个希望,“儿子到了18岁,免疫力就会提高。”这是上海一位专家告诉他的,但仍然需要几十万的医药费,才有希望根治儿子的病。
“我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求助社会了。”胡海洪说。
看着胡海洪蹒跚离去的背影,小管内心深受触动,这是一位被生活几近压垮的父亲。生活在他身上早已看不到任何激情。
如果此刻您和我一样,也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