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愤的大头娃娃事件:
郴州永兴县的5名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一些可疑的症状:生长发育迟缓、湿疹反复发作、频繁发烧、拍头、颅骨突出等。
到医院一检查,竟被确诊为佝偻病。而引起佝偻病的元凶,是长期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引起重度营养不良。
这些宝宝,都是被检查出对牛奶过敏,或者肠胃有问题,不能食用普通奶粉,只能食用特殊配方的氨基酸或水解奶粉。
因此,家长去母婴店购买这样的奶粉,而导购给他们鼎力推荐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产品。
这款“奶粉”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大了,它根本不是奶粉,而是蛋白固体饮料。
让人痛心的是,这些孩子的家长,他们不是省钱买劣质奶粉才上当受骗的,恰恰相反,他们为了孩子,根本没有计较价格。
有个妈妈说: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多,但我女儿一个月就要喝多块钱。
那么,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为什么会得“佝偻病”呢?
答案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钙质不能沉积在骨骼上,致使出现骨骼畸形。记住并不是“缺钙”!(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小肠吸收钙减少,引起血里面的钙减少。)
佝偻病有哪些症状呢?分四个期。
1、初期(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会出现易惊、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
你会发现,当孩子睡着了,你一大声讲话,一关门,孩子会吓到一样抖一下,这就是易惊。晚上睡着了,你会发现孩子总出汗,出了汗不舒服,就会不停的摇头,长时间睡着了摇头,磨的后脑勺的头发都不长了,就是枕秃。
2、活动期(激期)。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持续加重,骨骼就会出现改变,因为骨质变薄,所以容易出现骨折。
比如“方盒样”头型,即方颅。比如你沿着肋骨方向,在肋骨跟肋软骨交界地方摸到圆形凸起,从上到下像一串珠子一样,即佝偻病串珠。比如手腕、脚踝部也可以形成钝圆型环状凸起,即手、足镯。比如1岁左右,肋骨外翻,即“鸡胸样”畸形。
3、恢复期。经过治疗和晒太阳之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幼儿期严重的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佝偻病的治疗:
轻度佝偻病可在医生指导下在家里治疗,医院检查治疗。
怎么预防呢?
1、从满月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建议每天~IU(相当于快童维生素AD滴剂一粒)。小儿每日需要维生素A~国际单位,每日需要维生素D~国际单位,所以维生素AD要记得吃,一直坚持到1岁半左右。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维生素AD滴剂有10比1、3比1或2比1的几种,各有其用途,但家长们有时却会误选。这里有必要作一个介绍:10比1的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A含量高,维生素D含量低,只能用于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不能用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预防佝偻病应选3比1或2比1的维生素AD滴剂。快童维生素AD滴剂是3比1的比例,符合宝宝需求,是家长购买的佳选。
2、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是有一定区别的,户外活动不一定等于晒太阳。晒太阳是指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而且,每天照射的时间0.5-1小时。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小手和小脚、屁股等。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3、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易于吸收。
4、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不要以谷类食品为主,否则会影响膳食中钙盐的吸收,应逐步添加蛋、肝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